教师评职称如何安排课题

2019-03-28

  

  教师评职称如何安排课题?教师做课题研究是教学生涯的主要工作之一,一个教师如果没有经过课题研究的过程,自身的教研水平就无法得到真正提高,那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教师,也正是因此,课题研究也成为教师晋升中主要考核的标准,课题研究就是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的一个过程,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如何安排课题评职称?把握以下要点做课题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教师评职称如何安排课题

  准备阶段

  (1)理论准备。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通过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熟悉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

  (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

  (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 、可行性进行论证。怎样论证呢?第一,阐明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第二,你所研究的课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突破;第四,前期成果有哪些?所以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能让大家很清晰地知道你这个课题所要解决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表明你可以解决。

  实践阶段

  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扎实的实践,不走过场、不玩花哨。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数据等。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这里想说说在研究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研究共同体。一般地说有三种合作形式: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这是较为常见的或者说是最普遍的研究合作形式之一。学校部分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小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

  在合作研究时,要尽量淡化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把民主、合作作为处理双方关系的准则。不惟书、不惟上,只为实。同时要消除依赖心理。

  总结阶段

  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成果表述的意义:有利于科学系统地总结科研工作。显示研究水平和价值,便于对成果进行评价。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做课题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总结,对教育理论的反思,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就会使自己的教研能力有所提高,慢慢积累终会达到质的飞跃,一旦达到这个水平晋升也根本不在话下了。

最新文章

2025-07-133本被WoS降区的中科院1区期刊,查看期刊详情

2025-07-13影响出书费用的4大关键因素汇总

2025-07-12核心文章已经发表了但是检索不到是什么原因

2025-07-12书籍版权页都包括哪些内容?版权页内容能否确定书籍正规性

2025-07-11出版社开字数证明的流程

2025-07-11全脱产博士生怎么发表sci论文

2025-07-1020万字的书如何安排出版

2025-07-10国外期刊含金量高于中文核心

2025-07-09商业经济研究是北大核心吗

2025-07-09出书CIP号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