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写多少字
2021-09-30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一般需要写3000字左右,字数不要超过5000字,不能低于1500字,写3000字的篇幅是最合适的,能用简介的语言将所有应该写的内容写清楚就行。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需要说明课题研究任务是否完成,研究过程是怎样的,取得的成果是怎样的。下面我们看一个案例。
小学中段数学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根据课题研究指南,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需要,我选择并确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审查并于2018年6月批准立项,课题编号为:135YWX-2435。根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研究工作从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分三个阶段完成。在已经过去的半个年头,经过我的努力,已完成课题的全部研究工作和任务,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现就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从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制约下,课堂教学仍然以教材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把学生固定在“课本”里,太关注学生对知识和学科的学习,缺乏对学生“现实”的关注,难以体现学生现实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最先考虑的是自己如何试图“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往往只重点设计教学环节,如何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挖掘知识的深度,扩大知识的广度,而没有考虑哪一种方法使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根据我们的调查,教师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的数学不够重视,使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如果我们能从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经常收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现实,教师的练习活动应用、要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就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因此,我寄希望于通过进行“小学中段数学教学方法研究”,来重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并重新唤起教师对教学和教育的价值的理解,通过课堂设计的改进,努力建立学生“课本”和“现实”的桥梁,让教师不再感觉在两个世界中,把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现实、具有活力的东西。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从现代社会发展变革和人自身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学校教育。要求教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个性品质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因而陈旧而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没有现实生活的课堂教学,对于师生双方无异于精神的劳役。有效教学方法就是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从教师已有的经验和已有教学方法出发,联系现实讲数学,把教师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方法多样"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的研究就是进行二者之间如何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性的现代人才的研究。
本课题试图通过“理论─课堂─理论”的实践过程,将现行教材中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把教师教学方法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应用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认真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2、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教师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能得心应手地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数学知识进行创新性备课、上课、辅导、乃至检测,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升华、完善自我。
(2)、学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能高效的利用现实中的数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最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凸现个性,并能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
四、研究时间
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新《课标》等一些理论或文件精神,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问卷调查法: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已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5、个案分析法:重视对数学生活化的的案例的分析 ,找课题进展的突破口。
六、研究内容
1、研究课堂教学的各种方法。
2、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的应用。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
3--4年级数学教师及全体学生
八、课题研究过程与措施(本课题研究为时半年,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8年6月)
阅读案例、教学等理论内容,收集、整理和提炼素材,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初步探索,制定实施方案。主要围绕新课程理念和数学教学的理论,组织开展学习,丰富教师的知识贮备;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流程。调查学生的现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为开展研究作好准备。
2、实施阶段(2018年7-11月)
课题开题,完善方案,进行调查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同时借鉴他人的经验,探究小学中段数学教学方法研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将方案与全校数学教师交流,寻求验证,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并将较为成熟的方法在全校推广。
3、总结阶段(2018年12月)
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对相关的教学经验、个案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提炼教学的方式方法,撰写研究报告,准备验收。分析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为结题做准备。撰写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半年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了四份报告,即《小学中段数学教学方法研究》开题报告、课题阶段性总结、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一份方案,即《小学中段数学教学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2、形成了课题研究论文
3、形成了研究课例
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加强学习课堂教学方法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特点,结合数学教学现状分析结果,采取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十、问题分析与反思
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加强: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我们显然还达不到。
2、对个案的理解不全面,实践中有应付思想,只求有,不求精,这样的态度是要不得的,需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改进。
3、现在有关“数学教学方法”问题的研究,已经从前一阶段的较为宽泛的理论探讨,进入较为深入的系统研究时期,如何运用课改理念,探讨出“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个难点。
4、考试制度在某种程度的影响,阻碍课题的某些方面的顺利实施。
5、教师水平层次不整齐,加上现有的条件有限(如:教师的上课的态度、自身水平)使得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6、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课题总结报告、教学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但是,如何使这些成果能够深刻体现设想中“理想化”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日常具体教学过程中,还是一个研究的难点。
7、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制约着研究的真正全面铺开。一些教师在教学观念、实验能力、研究手段上还滞后于学校研究步伐。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十一、今后工作设想
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好如下工作:
1、在平时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自身理论学习,认真做笔记,写感想,并及时搜集中段教师的教学方法信息,写好教学反思。
2、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个教师都参与到“数学教学方法”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3、通过研究探讨、摸索出“理论─课堂─理论”的数学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
总之,在半年的课题实验研究中,我有过困惑、失落,但从中也有了许多收获。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能够立足于教师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教师的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达到了提高和完善数学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