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撤稿的sci文章一定是涉及学术不端吗
2024-01-24
被撤稿的sci文章一定是涉及学术不端吗?这并不一定,作者的文章一般都要通过杂志社认定录用,才能出版检索,作者是没有先知能力的,如果是刊物降级,被踢,或者是编辑部撤掉了作者辛辛苦苦发表的文章,和作者是没有关系的。
作者的文章质量没有问题,就不会涉及学术不端,编辑部的决定,作者也无法左右,如果有人操纵同行评议本身就是社里管理出现问题,而作者什么都没有做就被撤,自己该做的做好了,还是防止不了社里有问题。
如果作者的文章没有正常原因被撤稿,那么就要明确声明拒绝撤稿,并给出相关的理由:撤稿信只要一发,基本上没有操作空间了。不管是否回复,大概率还是撤,但最好还是回复下,说明自己一方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开源的,可以要求社里退还开源费。
作者向sci期刊投稿是要走正常的流程,从注册系统、投稿、返修、录用到校稿,都是作者自己走的流程,每一步都可以精准说出来过程以及操作方法。文章也都是按照审稿人的意见认真修改的,基本上问题不大。sci投稿,作者自己能做的就是写作,投稿,按时返修,等待结果,其他方面就是出版社的问题。社里邀请的审稿人,审稿人审核后给的返修意见,并做出decision,录用是社里出的,检索是社里送检的,WOS收录的。
一篇正常投稿的文章,以上基本能概括所有的流程,作者投稿后只能等社里的通知。作者拿到录用、检索就会交给单位去认定,一篇SCI发表的闭环就结束了。当然这个流程说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是很有难度的,尤其是自己操作投稿更难,建议还是做询问专业人员的建议,降低撤稿的几率,避免给自己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