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课题的特点有哪些
2018-08-15
个人课题是什么?教师参与的个人课题有哪些特点呢? 教师个人课题的特点,“个人课题”有别于“集体课题”,讲究“小巧、简明、适用”,体现自主性、灵活性、独特性、实用性等特点。
(一)研究选题的自主性
选题的自主性首先体现为个人课题是教师自主发现的问题,是教师自己遇到或发现的问题,是教师“手边”的问题。其次,自主性体现为个人课题研究的课题是“我要研究”的课题。集体课题沿循的往往是一种由上至下的研究形式,老师们往往认为这是“要我研究”,整个研究过程都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缺乏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与集体课题研究不同,个人课题研究是在教师教科研的主体意识充分觉醒状态下,教师积极、自觉、主动、全情投入的课题研究。它既不是由上而下的过程,也不是由下而上的过程,而是一种由下而下的过程,即其所研究的课题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课题。
教师最想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他自己更清楚。因为每个教师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条件都不同,因此各人的需求不一样。正因为是教师自主选择的课题,能够充分地调动教师教科研的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尽管这里没有刻意的渲染、张扬,没有轰轰烈烈的开题大会,没有如现在一些学校那样的课题挂匾仪式,但它的研究更为扎实,研究成效更为显著,可谓“静悄悄的革命”。
(二)研究形式的灵活性
个人课题研究的启动和终止的钥匙就是“问题”。一个阶段的研究是随着问题的发现而启动,也随着问题的解决而结束。个人课题的研究关键在于解决一个特定情境下的问题,其在研究方法、研究形式及研究时限等方面有极大的灵活性。
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教师个人课题体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取得成果及时总结,操作灵活,简单方便,便于一线教师操作。教师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只要考虑成熟的,随时可以申报;正在思考的问题甚至可以先研究后申报。什么时候想研究了就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什么时候结题。
(三)研究内容的独特性
教师个人课题大多是教学中一些永恒的话题,比如课堂教学的切入、问题的设计、教学的机智等等。如果用传统的标准去衡量这些课题,很可能是一些上不了桌面的东西,至少在创新性上就显得先天不足。但相对于某一位老师,或者某一类课堂,却是一个值得探索、需要打磨的问题。换句话说,个人课题研究与老师的需求相吻合,兴趣相契合,知识结构相匹配,价值追求相合拍,因而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浓郁的个人风格。
个人课题来源于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教师的学科、教龄与教学风格均影响了个人课题的选题。因此,个人课题的研究内容具有独特性。
(四)研究结果的实用性
个人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研究的结果能很快地被应用到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并能在实践中检验结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