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课题的作用有哪些
2018-08-15
个人课题有别于集体课题,是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教师参与个人课题,能将教师从教书匠角色转变为参与研究者,让教师参与到教学研究中,从研究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那么教师个人课题的作用有哪些?
个人课题研究虽然有利于个人行为,但并不等于单干,它也可以形成群体优势。教师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由几位志同道合的教师组队进行,还可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自由组合。通过集体总结讨论,研究成员才能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共同进步。
教师个人课题的作用:
(一)激发研究热情
正因为个人课题“迷你”,问题容易抓住,研究容易把握,成果也容易出来。老师们创造的“原创性”的成果、 “原生态”的方法,就像一些民间土方、偏方,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特效。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会成为一种甜头,并迅速转化为“催化剂”,激发老师的研究热情,产生一种锲而不舍地钻劲。
(二)形成专业特长
个人课题虽然“迷你”,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筛选问题、搜集资料、分析研究、归类整理、总结论证等程序与方法还是必不可少的。
(三)改进课题研究
陶行知先生有句话:“将学校大的教育问题分解为数十、数百个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至少有一人研究,如是,大问题也不难解决了。”所以,个人课题与集体课题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可突破的界限,经过认真设计,不仅可以相关,而且可以互为支撑。
鼓励教师围绕学校集体课题设计个人课题,这应该是对“个人课题”作用的一次开掘。而且,“个人课题”的研究,还能够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使教师熟练掌握科研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科研的能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集体课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