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2020-06-04

  

  什么是小课题研究?通俗的说,小课题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学研究方法,由教师个人或几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学研究,它具有以下特征:

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1.属己

  小课题研究不是为了构建理论,也不是为了发现规律,而是教师自身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既包括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美好愿望,又包括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成长动机,是教师应对“专业困境”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姿态,因而具有鲜明的“属己”特性。

  2.真实

  小课题源于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比如“怎样用表演提高作文评讲课实效性”“如何解决学生抄作业的现象”,等等,也许这些问题似乎有些小家子气,无法立项,但它们恰恰是众多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遭遇的最为迫切的难题,是常常困扰着教师、影响着教师顺利组织教育活动的现实问题,其中的价值与意义也只有教师自己方能真切感受.因此,它是真问题。

  3.微观

  小课题着眼于“小”,以“微型”彰显特色,它的切人点和开口都很小,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某点”以及某个细节,并由此层层深入,不断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内涵。由于切口小,一个教师或一个课题组可以同时研究几个小课题;由于切人口小,所以能跟具体的教育教学融为一体,更加适合一线教师。

  4.即时

  一方面,小课题生成于教师的教育实践之中,根植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偶发性、情境性,常常是不约而至的。另一方面,微型课题在研究周期上很灵活,不受时间限制,一周、一个月,时间周期不等,方式上根据实际需要随机应变,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我的事情,我做主”。

  5.渐进

  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多元的生成行为,是教师实践智慧不断丰富的渐进过程,其成效(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隐性的成果)大多难以在短时间内显现,更难以凭借传统的标准进行量化考证。所以,更需要教师拥有一种平静的心态、一种务实的品质、一种坚持的毅力。

  以上分享的内容是关于什么是小课题研究的讲解,有些作者在职称评审时想要做小课题,那么小课题评职称有用吗?小课题研究流程分为几个阶段呢?更多关于课题方面有不懂的可以向站内在线编辑咨询了解。

最新文章

2025-07-18著作的副主编是干嘛的

2025-07-18英文SCI期刊论文勘误流程步骤

2025-07-18职称著作用电子书号出版符合评职称条件吗

2025-07-18福建省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关于著作成果要求合集

2025-07-18ssci论文是什么级别成果

2025-07-18内部资料出版要不要书号

2025-07-15钻井工程类核心期刊查询推荐

2025-07-18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管理相关书稿出书怎么出

2025-07-14专著副主编评职称提供什么证明

2025-07-14集装箱制造相关论文文献附可投稿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