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课题实施方案
2019-02-18
农村初高中英语教学因为条件限制,会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通过衔接教学的方式可以解决初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小编为大家介绍农村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课题实施方案,包括课题背景、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策略方法及步骤、课题研究预期研究结果、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及分工等内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教学实践的需要。对于农村高中学生来说,初、高中英语在难度方面跨度较大,对于大多数来自不同初级中学的高一学生来说,无论是在词汇量、基本语法法知识的掌握还是在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上都没有完全做好学习高中英语教材的充分准备,导致在实际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学生跟不上教学的基本要求,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课题小组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讨论,决定通过衔接教学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2.课程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的课程改革,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的高中英语教学存在一些误区:
(1).完全被教材束住了手脚,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实际。也就是说,我们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即教材规定什么内容,我们就教授什么内容,完全不管学生能不能跟上。
(2).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目前的情况是,教师依然主导着课堂,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生单词都要教师教读才行。课堂上师生缺乏互动,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几乎没有张口练习的机会。这种现象与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所提出的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3).语法教学内容过多,过细。对于基础英语教学来说,只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语法知识即可,而更多的是要通过大量的听、说、读的练习来练就强烈的语感,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这门语言的目的。
面对这些情况,在我校的高一起始阶段实施英语衔接教学势在必行,是提高我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所谓衔接教学,就是指在高一起始阶段安排四到五周的时间系统学习国际音标和基本语法,帮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规律,建立基本的语音和语法体系,使学生具备根据音标快速识记生词,利用基本语法知识分析英语句子的能力,从而为高中教材的学习做必要的铺垫。它的基本做法是:
(1).组织课题小组编写教学材料,并根据教学材料编写相应的学案和课件。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情,摸清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确定教学方案。
(3)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创设一种互帮互助的小组学习氛围,以便快速实现学习目标。
衔接性教学是帮助大部分英语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迎头赶上的一个有效途径,只要学生能系统掌握国际音标的读音和分析句子的能力,就具备了英语学习的基本能力,有利于今后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2.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心理学、信息论、“以人为本”教育理论、面向全体的教育理论、师生平等的教育理论等是进行实验的基础。
(2)合作教育学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系统教学理论,形成性评价策略是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
(3)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究英语学习的规律。
(2)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5)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四、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系统掌握国际音标的正确读音和基本语法。
2.如何评价教学效果。
3.如何建构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4.如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5.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课题研究的策略方法及步骤
1.研究策略:
调查——实践——反思——总结;以公开研讨课为主阵地;
以专题交流为主线; 以开展学习小组活动为重心
2.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新课标》等相关教育理论,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制定实施方案,并进行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2)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衔接性教学策略体系,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3)调查法:运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学与教过程中的个体作透彻的研究。对实验教师、学生跟踪观察记录,形成资料为实验提供依据。
(4)研讨法:针对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形成理论,沉淀规律。
(5)个案分析法:开展研讨公开课,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深入研究。
(6)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加以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总结实验的得失,再指导研究和实践。
3.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年元月初): 召开课题小组会议,研究确定课题名称、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建新浪博客。
第二阶段(20**年元月中旬):展开学情调查,收集调查资料。
第三阶段(20**年元月下旬—2月中旬):根据调查情况编写适当的教学材料。
第四阶段(20**年2月底—3月底):展开两次交流活动,提交开题报告,展开教学实施,编写导学案,撰写听、评课记录和教学反思。
第五阶段(20**年6月底):通过教学检测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题,撰写中期报告。
第六阶段(20**年9月—11月初): 运用实施阶段,组织五节公开课和评课活动,引导学生在高中英语教材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语音和语法知识。
第七阶段(20**年11月底):总结,召开一次专题总结交流会撰写课题研究小论文;整理各种资料;拟写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预期研究结果
(1)衔接性教学材料
(2)论文
(3)教学案例
(4)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及分工
(1)编写教学材料
(2)组织 问卷调查
(3)组织5节专题研究观摩课;两节公开课实录
(4)发放两次问卷调查
(5)召开5次专题研讨会
(6)建设一个专题博客
(7)五篇教学反思和听课记录
(8)两次教学检测
(9)撰写中期报告
(10)文字资料、视频资料收集整理。
(11)撰写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