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背景指什么
2019-12-23
课题研究背景指什么?课题研究背景是指课题研究问题的来源,依据,以及研究这个问题的理由。课题研究背景一般要写明白课题研究的现状,写明是在什么因素促成下研究的,为什么要对此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还有什么不足,本课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课题研究背景怎么写,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案例可循。本文为大家提供一个案例,以供参考。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是在实践中诞生,在实验中成长,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化学实验将会是最直观、最生动、最活跃的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会在北师大举行。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具体到化学学科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其中“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强调了化学发展所需的基本手段和学习理念,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演示实验,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过程中学生会传承老师谨慎、科学的实验精神,对一些艰涩难懂的化学原理和概念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高中化教师学演示实验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对高中化学演示实验进行优化创新,是教师发展专业技能的一种途径,优化创新后的实验更具“大教学”跨学科视野,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而在现实教学中,演示实验的开展存在种种制约条件:
1. 实验室现有的仪器和药品配备不足,有些实验无法开出。
2. 我校班级多、班额大,实验室属于初高中共同使用,数量严重不足,根本满足不了一个年段多个班级同时在实验室上课的要求。
3. 实验员配备不足,新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实验数量大大增加,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大增,学校没有考虑新课程的变化,不能及时调整实验人的数量,尤其是专职实验员的数量,导致无法按大纲规定开足实验课。
4. 现行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区分不明,“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等与化学实验相关的栏目均设置有实验,教师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地点等多种因素,很难按课程改革要求进行实验教学。
5. 轻实验,重结论,目前高中教学受到过重的教学压力,许多教师以画实验,讲实验替代演示实验。
6. 重硬件,轻软件。高大的教学楼,豪华的实验室,光亮的理石地面;但实验仪器仍是只有常规的几样,例如:酒精灯,铁架台,大、小试管等,缺少很多现代化仪器如:电子pH计,红外光谱仪、各种传感器等。
7. 电脑模拟、视频、录像、课件代替了动手。大量实验需要教师,学生亲自动手,只有亲自参与,才能明确实验步骤,处理可能产生的意外,分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获得真知。部分教师过分依赖计算机、网络、视频等现代化学教学手段,不能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
课题研究背景指什么?以上是课题研究背景的含义及案例,课题研究背景可以从社会研究背景,理论研究背景以及实践研究背景几方面来写,课题负责人可以灵活掌握。如您对撰写课题研究背景还有任何问题,欢迎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