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2020-03-09

  

  山东省中学教学研究课题的课题结题报告应该怎么写呢?很多老师都不太清楚,那么我们除了掌握一些技巧外,多看一些案例也是有帮助的。本文提供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范文,课题题目为《初中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以供参考。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我校语文教研组自2007年11月开始,由侯夫强老师牵头申请承担了经山东省教研室立项的课题“初中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我校课题组老师精诚合作,精心研究,大胆探索,努力实践。经过两年多的实验研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参加实验研究的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感到有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在逐步提高。参加课题实验研究的老师所探索出来的一些方法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我们认为本课题现已完成各项任务,达到了实验研究的预期目的。现将结题总结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新课改的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教学关系的不断改善,学生负担得到了一定的减轻,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但应试教育对老师造成的影响仍然没有消除,学生的学习方法处于低层次,仍有很多老师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定势,对学生进行满堂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在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仍普遍偏低。中学生中,有自学能力的只占15%,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占17%,自学能力差或基本没有独立学习能力的要占70%。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就我校而言,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较差,他们习惯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学习效率较低,有的甚至丧失学习兴趣,由“不会学”导致“不愿学”。这些与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改的思想极不适应。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它的基本教育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是学生掌握必要知识和进行有效实践的工具性学科,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不可忽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核心工作之一,也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是衡量一个语文老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少,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课题组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决定于2007年11月开始,由侯夫强老师牵头在全校开展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研究,向山东省教研室申请了课题“初中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于2008年3月获准立项。我们提出的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就是把学生个体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等以便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学子。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学习,使我校的发展更具生机和活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基本思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等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说的是要传给学生知识,不如授给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当务之急,也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造力的一种方法。

  (一)课题研究意义及价值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在普通人眼里,它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正是这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枣庄市德育规范化学校、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峄城区教科研基地等三十多项荣誉称号。近年来校园变化日新月异,在“创建市级示范性初中”的目标号召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成为了学校最紧迫的任务。我们认为,在学校里,最好的管理是学生的自我管理,最有效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最高效的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展初中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切实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课题研究,旨在调动学生语文自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学会学习,提高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求知、发展、创新,同时使教师更新观念,切实转变教学方式。

  本课题研究可以解决初中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搞好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自学的能力。

  2. 具有自觉学习的习惯,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自学任务;课堂参与教学的意识强;课堂听课的精力集中;能主动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

  3.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无抄袭现象;自觉订正作业中的错误;自我探索意识强;能主动发问;能够成为习惯地超前预习下一阶段学习内容。

  5.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6.教师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语文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养成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尝到自主学习的甜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忽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研究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与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弊端,我们以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为课题,通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各种有意识的指导和有效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自学能力。本课题研究,旨在调动学生语文自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学会学习,提高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求知、发展、创新,同时使教师更新观念,切实转变教学方式。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集体智慧,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初中学生进行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古已有之,如《礼记?学记》中的“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亲身学习的重要。《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自身的感悟。这些理论散见于古籍之中,未成体系。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我国实施新课程的形势下,对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有代表性的如: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的“异步教育学”和“异步教学法”、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逐步走向深入,很多教育专家、学者、教师也都致力于语文新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可以说,新课程实施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但不同的学校要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作为农村初中,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能力,以研究课堂教学来探索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的方式,符合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双重需要。

  以前,我区乃至我市一些老师对这个问题也有所探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因此,我们此次参加的“初中语文自学能力培养”课题的研究,不仅应时,而且非常必要。如果课题实验成功,将对提高我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依据

  (一)研究内容

  1.研究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目标、指导原则及学生应备的思想、心理素质。

  2.研究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关系。

  3. 研究“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质。

  4. 树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能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去有效地撷取新知识;学习兴趣、探索精神、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相对程度的很大提高。

  7. 研究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初中学生要学会自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1、理论依据: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文件与有关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

  2、现实依据:

  新课标要求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在我区一些学校中,不少教师搞“一言堂”“满堂灌输”的现象还很严重,学生厌学语文、怕学语文,更谈不上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1.资料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的文献资料,找到相对应问题的策略,对症下药。

  2.调查法:通过调查法来了解学生在课题实施前、后的学习情况。

  2 观察法。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微调研究的方法和策略,使每个阶段的研究进展真正取得相应的实际效果。

  3.案例分析法。在课题研究的实际过程中,以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案例来分阶段逐步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

  4.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二)研究的过程及阶段步骤

  本课题进行了为期两年半的实验研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题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自己探索新知,提出问题,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时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觉预习习惯。我们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注意积累资料,及时小结。教师有针对性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能更好地让他们掌握自学方法。

  ①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7年11月~2008年1月)。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撰写研究方案;

  ②第二阶段:课题申报论证和立项阶段(2008年2月~2008年7月)。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收集整理资料,汇集成册。进行理论学习,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向教育局教研室申报,做好课题开题论证工作。

  ③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8年8月~2009年6月)。落实各子课题的内容和方案,将其用于全体初中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如些反复。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操作模式和策略,并对操作策略和所形成的学生能力进行评价。

  ④第四阶段:研究的总结阶段(2009年7月~2010年6月)。将各阶段的成果整理、汇总,并分析、研究、总结、提炼,收集数据,做好结题验收工作,写出研究报告,并提请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验收。

  五.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研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参加课题研究的6位成员年龄在30~38岁之间,并且都是教龄达到10年以上的第一线的教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来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业务成果显著,屡屡获奖,所探索出来的一些方法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成果的表现形式:

  参加该课题研究的老师撰写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听评课材料、课例设计、理论笔记、课题总结、系列论文等共600多篇,共计10万余字。

  (二)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1.教师层面

  ⑴通过实验,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课题组成员的教学业务水平、教改能力与教学基本技能素质迅速提高。

  ⑵推进了课堂教学研磨和论文成果表达。围绕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掀起了课题组磨课、学课的热潮,在实施中边研究边表达,形成了一些论文成果。

  ⑶课题主持人侯夫强老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和中华语文网上发表教辅文章、论文上百篇,于2008年9月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2009年3月被评为市级课改标兵。2010年5月设计的专项题、套题获全国首届“语文报杯”原创试题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2009年4月、2010年4月21日分别执教了全区中考复习观摩课《现代文阅读复习课》和《文学作品复习研讨课》。

  ⑷课题组成员潘涛老师写的下水文《我从生活中学到了语文》于2010年1月5日发表在《作文周刊》,他于2009年4月执教的安全课获全区二等奖,2009年9月执教的《狱中书简》荣获全区二等奖。

  ⑸课题组成员郭厚法老师撰写的引导学生自学的阅读《我们的歌》,于2009年3月16日发表在《作文周刊》第12期上。

  ⑹课题主持人侯夫强设计的自主活动方案《走近语文王国》于2009年发表在《求知报语文周刊》上;《作文中“细节描写”的运用技法例谈》于2008年3月10日发表在《语文学习报》第36期上;《如何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于2008年11月24日发表在《作文周刊》第47期上;《诗五首自主学习方案》于2009年10月14日发表在《求知报语文周刊》第15期上;七年级上第三、四单元写作导引《一切景语皆情语》《拨动记忆童年的琴弦》于2009年9月13日和11月11日发表在《求知报语文周刊》第13期和第19期上;《你会用颠倒思维吗》于2008年9月8日发表在《语文报》第36期上;《<莺>单科淘金》于2008年9月29日发表在《语文学习报》第13期上;《谈中考作文如何得到高分》于2008年9月3日发表在《作文周刊·中考版》第36期上;《七年级下期末测试题》于2009年5月20日发表在《求知报语文周刊》第46期上;《修改作文的方法》于2009年12月29日发表在《作文周刊》初二版第52期上;《写作流程之审题》于2009年12月7日发表在《作文周刊》第49期上……

  2.学生层面

  本课题研究最大的得益者应是指向学生,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调动了其内在学习动力,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语文素养有了一定提高,获奖面不断扩大。

  参加实验的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在逐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多篇习作获奖或发表,如侯成硕同学的《我心中珍藏的一个梦》、《留心身边的趣事》《留在记忆里的童年》等发表在《作文周刊》《语文学习报》《求知报》上。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们搜集、整理、分析信息,撰写论文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活动中还提高了我们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有益的。我们也明白了做好一个课题的研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的恒心,耐心,和辛勤的汗水。本课题研究,推动了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老师们将实验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新课改实践,再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纳入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化研究。

  六,问题分析与思考

  本课题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个案研究深度还不够,课题研究的张力和效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我们对课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时候有虎头蛇尾的情况出现。这都影响了总结、论文和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塑造其健全人格,使教师进一步理解、准确把握“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宗旨,提升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改变 “满堂灌”的局面,推动我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课题研究结论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要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任务,靠教师单向的传授教学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只有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才能促进教学过程结构的整体优化,也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将课题实验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实践紧密结合。调动了学生语文自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同时使教师更新观念,切实转变教学方式。

  总之,本课题研究贴近实际,措施得力,资料翔实,成果显著,操作性强,我们认为本课题取得了研究上的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认为能通过课题验收。我们在下一步将一如既往地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最新文章

2025-07-08中小学老师能发表论文的核心期刊

2025-07-08如何参编教材可以评职称

2025-07-08石油科技相关著作用哪种书号出版

2025-07-08核心期刊对论文正文的字数要求

2025-07-05营养学方向SCI期刊排名一览表,两本国产期刊投稿格式分享

2025-07-05著作出版时页码和页数是什么关系?页码是如何计算的?

2025-07-08建筑设计类领域核心期刊

2025-07-08安全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专著出书指导

2025-07-03申请书号大概流程

2025-07-03石油开发领域核心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