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步骤有哪些
2020-03-25
小课题研究步骤有哪些?为完成小课题的研究,我们必须通过一些步骤设计来逐步的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那么小课题研究有哪些步骤呢?本文介绍i型哦啊课题研究步骤和环节,以供参考。
(一) 具体步骤:
1.发现提出问题(在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比如,一位教师发现学生作业用两本作业本订正率低。就提出“学生作业本一本好,还是两本好”的课题。另外一位老师发现自己上课时废话多,就提出“如何绿化课堂语言”的研究课题。
2.分析明确问题,明确问题的方向和实质,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上述课题关键是教师的评价反馈是否及时。
3.寻找解决问题的假设与方法( 步骤、方法、措施)。比如上述课题就采用一本作业本,教师及时批改,及时发回学生,学生及时订正错误;后者可以采取:观察反思自己的导入用语、提问用语、、讲授用语、解释用语、评价用语、学科专业用语、口头禅等。采取自我监控法、同学监督法、同行指正法、重点强化法。反复训练法等改进课堂语言。
4.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验证假设,正确的总结经验,不正确的修正假设和方法)。上述例子,后来用于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5.要把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总结出,写出研究报告、论文、叙事故事、个案分析。上述例子证明一本作业本好,于是就要总结经验,介绍推广。后来上升为“及时反馈,效果回授”的经验,提高了上海青浦区的数学教学质量。
成果展示的类型可以有:
行动研究型:适用问题解决思维模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假设-验证假设。
教育叙事型:教育事件-反思-改进实践-总结效果,形成反思结论或经验。
经验总结型:审视实践-发现经验-挖掘整理-总结归纳。
调查研究型:针对教育现象或问题开展调查。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或建议。
主题研讨型:针对某一主题开展研究。
(二)课题研究操作环节:选题;计划,实施,总结。
1、选题是基础:小课题研究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目的是解决教师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选题要“立足班级管理,决战课题教学”。选题途径:找问题,找经验,抓亮点,抓灵感。发现积累筛选小问题,评估研究价值,最后转化为小课题研究。
2、计划是保障:小课题研究计划文本不必这那么严格,只要有“问题发现”,通过读书或实际工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比较“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措施”、“研究的预期成果”等即可。
3、实施是关键:主要是读书、行动、反思、以及教学的实践等。它不强调一种研究方法的完整运用,而强调为解决自己教育教学困惑对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
4、总结是核心:小课题最后可能是自己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多以教学心得、教学论文的形式出现。
小课题研究步骤有哪些?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如您还有相关的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欢迎在线咨询,我们有专业的团队帮您免费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