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课题结题报告

2021-04-07

  

  县级课题结题也是需要撰写结题报告的,一般是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大部分结题报告中需要有的内容,县级结题报告也是需要写的。县级课题可以用来晋升职称,所以不能马虎。本文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为例,为大家介绍县级课题结题报告怎么写。

县级课题结题报告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高中英语阅读写作教学现状:(1)以教师为中心的写作模式。日常写作训练流程:呈现写作题目,分析题目中应注意的要点,补充相关词汇、短语,布置任务,收齐作文,逐一批改。在这个写作流程,全程以教师为中心,缺乏让学生自主观察、探索、分析、思考、评估的体验式学习过程。(2)阅读与写作教学相分离。虽然教师和学生都认为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当前的英语教学将阅读和写作一分为二,割裂开来,学生阅读后无以拓展升华,写作前毫无铺垫,无处借鉴,从整体上制约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提高。(3)学生阅读量不足,并且在阅读过程中较多关注文中字词句的语法功能,不能学以致用,不能灵活地将所读内容运用于写作之中。

  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广大学者和英语教师对“以读促写”做了很多实证研究。“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也被不断地实践并应用于阅读写作课堂教学中,谢薇娜认为阅读和写作相对独立却又互相依赖,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朱菊芬、叶敏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写作训练融入到精读教学中来;徐浩、高彩凤通过实验证明:虽然读写结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却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写作能力。本研究旨在已有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基础上,探究适合本校的“以读促写”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使之成为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此提高本校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2018年1月份,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表达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意识和思维方式。其中读写能力是学生语言能力输入与输出的集中体现,是塑造学生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的能力,因此,笔者将学科核心素养的观念与读写结合的写作教学模式相结合,探究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指导日常写作教学。

  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英语单词、短语、句型的用法,进而应用于写作,同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利于构建新型的英语阅读写作教学模式,以阅读为切入点,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写作能力,不仅把教师从修改作文中的细小繁多的错误中解放了出来,而且也方便学生寻找写作素材和句型,让英语写作变得轻松容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上世纪七十年代,成果法、过程法、环境法等英语写作教学法逐渐盛行,以上写作方法各有利弊。“以读促写”源于Krashen的输入假说以及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随着对语篇功能及语言教学研究的深入,国外学者开始关注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并试图找出其关联性。1980年关于写作过程的理论模型“海耶斯—弗劳尔模型”的诞生标志着对写作心理的研究总体上已趋于成熟,Flower, L., & Hayes, J. R. 将写作设想为一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由任务环境、写作者的长期记忆和写作过程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任务环境包括学生的写作任务,以及可供学生利用的外部资料,鼓励英语教师可以借助经典名著的阅读,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习惯,以此影响学生写作的内在因素。Fitzgerald & Shanahan从教学的角度将以读促写解释为基于某种教学目的的读写结合的教学任务(比如:写总结)。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所谓以读促写,就是通过阅读的输入促进写作的输出。阅读是知识的吸纳过程,写作是知识的运用过程。读与写相辅相成,读是解构,写是建构,其实质是“学”与“用”的关系。通过读与写的交互,逐渐地使思维与技巧、思维与表达在写作中走向一致,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文本进行观察、比较、分析、 概括、归纳、总结,挖掘文本中有利于后续写作的素材和可借鉴的文本结构,为写作打下基础,同时,在写作过程又能提升学生阅读的质与量,并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中,采用略读、细读、头脑风暴、填空、汉英互译、并句、仿写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从阅读的输入到写作的输出这一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逐渐形成情境导入→多层次阅读→探究理解→表达分享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普通高中学生,为此,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有利于教师开展英语阅读写作教学模式的原则,课题组成员应该精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与此同时,还需根据阅读材料以及写作要求,精心制作课件、导学案,促进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顺利展开。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及主要过程

  为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案例研究法、教育反思法,旨在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了解学生对阅读写作教学的真实态度、看法,最终能够选出优秀的实验教师和以读促写教学课例,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鼓励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本课题分为三个阶段,历时约一年。

  1、准备阶段(2019年8月-2019年9月)

  认真研读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有关资料,调查了解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收集资料,科学分析,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和方法,形成课题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及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2019年10月-2020年4月)

  (1)设计调查问卷,总结农村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实践现状和学生的写作现状,仔细分析存在的问题,认真完成分析报告。

  (2)探索农村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总结可供借鉴的好做法和经验。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撰写调查报告、形成阶段性相关论文。

  (4)通过整体指导和训练,总结经验并设计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课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等。

  (5)进行阶段总结,完善和调整下一步研究工作,撰写阶段研究总结。

  3、总结结题阶段(2020年5月-2020年6月)

  (1)召开课题总结会议,检验本课题是否完成了研究假设,达到了研究目的,并确定结题。

  (2)撰写课题研究总结和结题报告,申报结题鉴定申请和有关材料。

  五、课题研究教学成果

  以读促写,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于广大一线教师,在运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以期指导日后课堂教学:

  首先,精心选择阅读材料,保证充分的语言输入。教材有许多写作话题相关或类似的文本,教材是学生阅读最好的范本,教师应该依托课本,同时精选相关课外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文章的篇章结构、构成要素、文化差异及措辞。在设计阅读和写作活动时,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及性格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保证充足的语言输入,降低学生的焦虑感,从“写什么”到“如何写”,为学生打开思路,积累写作素材,从“模仿”到“创造”,为后续写作奠定基础。

  其次,引导学生模仿迁移,实时进行融合训练。在读写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深入细致地讲述语言知识及谋篇布局,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所学所读运用到写作中,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体会不同语言表达下作者的用意,模仿迁移。也要重视学生的读写融合实时练习,在阅读中遇到难以理解的或有用的句式结构及语言表达,应予以及时讲解练习,立即运用到写作中,通过不断实践,突破阅读难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各语言知识点,还能对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评价和纠正。

  最后,构建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是帮学生构建切合自身特点的知识体系,通过日常读写教学,帮助学生运用所读语言知识,加强联想与迁移,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教师根据阅读素材内容,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设计难度适中且有意义的阅读活动,通过紧密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文化意识,最终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完美结合。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经过一年的努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本课题三位研究人员惊心布置并指导学生进行读写融合训练,学生的读写兴趣及能力皆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写作水平无论是从书写,框架,语言和思维上都有相当大的进步,但是课题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践与理论还有一定的差距,因今年年年初疫情的耽误,本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实践时间较短,在理论上是丰富的,但是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时间仓促,研究结果及成果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其次,研究对象范围较小,本课题只选择了课题组三位老师所带的六个班级为实验教学研究对象,样本范围相对较小,若要进行普遍推广实施,还需进一步研究实践;最后,由于日常教学任务重,压力大,课题研究过程中缺少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对于一些细微的问题没有深入地去调研、分析、解决。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将不断提升改进理论研究方法,认真研读有关阅读与写作的理论知识,旨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继续对课题进行研究,以本课题研究为契机,继续坚持课堂课外阅读和写作训练,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多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虚心接受同行及专家的指导;做好日后相关课题研究,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且可普遍推广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

  七、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了学生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的锻炼。正如朱熹所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阅读于写作而言,重要性不可言喻,在今后的读写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将读写完美结合,那么学生的思维、逻辑、阅读和写作技能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高琰.高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模式及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11) :71-73.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 谢薇娜.谈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J].《外语教学》,1994年04期.

  [5] 张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与反思[J].《学苑教育》,2019,(1):23-25.

最新文章

2025-07-05营养学方向SCI期刊排名一览表,两本国产期刊投稿格式分享

2025-07-05著作出版时页码和页数是什么关系?页码是如何计算的?

2025-07-04建筑设计类领域核心期刊

2025-07-04安全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专著出书指导

2025-07-03申请书号大概流程

2025-07-03石油开发领域核心期刊目录

2025-07-02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方向热门文献及投稿期刊推荐

2025-07-02国外出版书籍引进国内流程与材料

2025-07-01出书需要查重报告怎么办

2025-07-01国外期刊多长时间发表?论文投稿流程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