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后可以撤回吗
2021-06-23
论文投稿后是可以撤回的,不过撤回难度不同。如果论文还没录用,那么撤稿很容易,不过已经付过的审稿费就要不回来了,因为专家编辑审稿已经算是付出了劳动。如果是论文录用成功了,那么撤回比较难,通常需要杂志社和数据平台都要同时发布撤稿声明,对个人声誉也有一定的影响。
论文撤稿分为主动撤稿和被动撤稿,也可以说是正当理由撤稿和不当理由撤稿。撤稿方式不同,结果和影响不同。
正当理由撤稿:
1、有时,撤回投稿的理由与期刊本身有关;例如,若投稿期刊在收到论文后送审所耗时间过长、不合常理,你可能会希望撤回投稿,向其他效率更高的期刊重新投稿,以避免因不必要的因素而延迟论文发表。
2、某些情况下,你可能会发现论文初稿存在一些无意中造成的问题。例如,在同行评议程序阶段,如果你注意到论文中的某些数据不正确或者分析方法存在误导性,那么你可能会希望撤回投稿,让你的团队有时间重新收集数据或用适当的方法重新分析数据。
3、另一种相似的情况是,你发现论文被同时投递给了多家期刊,且你和你的团队并非故为之;比如,或许由于作者之间沟通不畅,从而出现两位作者同时向两家不同期刊投稿的情况。业内认为这种情况是意外性一稿多投,作者团队需从其中一家期刊处撤回投稿(当然,也需要告知另一家期刊出现了这个错误)。
4、最后,若你在提交论文后发现存在伦理失范的情形,那么你可能需要撤回投稿。这种撤回投稿的情形是如何发生的呢?比如,该论文的某位资深作者发现另外一名初级作者捏造虚假数据并应用在论文中,构成了数据造假的行为,或发现后者负责的论文段落存在抄袭的情况。伦理失范的另外一种情况是不当署名。比如,资深作者将他/她所在部门的领导列为论文作者,希望凭借这样的做法增加获得升迁的机会,哪怕这位领导与该研究项目没有任何瓜葛。
不当理由撤稿
1、有意将一篇论文同时投给一家以上的期刊,希望这篇论文能被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录用;在收到同行评议报告后,作者立即从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撤回投稿,只完成有意接受该论文且知名度最高的期刊的后续投稿流程。在这种情形下,作者有意一稿多投,显然是学术论文发表界的一种伦理失范行为。即使作者撤回投稿,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一旦被发现,该论文可能会被所有目标期刊拒稿,因此,这种行为违背学术伦理,相关投稿也不可能会被任何期刊接受。
2、另一种伦理存疑的情形是指在收到同行评议审稿人的负面意见,但期刊允许可继续修改论文的情况下撤回投稿。(即“收到修改并重新提交”决定的情形)。有时,审稿人的负面意见给人以过于宽泛甚至不合理的感觉,你可能会觉得无法将论文修改到令审稿人满意的程度。然而,如果期刊编辑(们)与你的感受相同,他们就会直接拒稿,而非提供修改论文的机会。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不推荐你撤回投稿,你已经从评议意见中受益,却不再继续发表论文,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在浪费编辑和同行评议审稿人的时间。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般建议你尽可能地修改论文,并通过一封条理清晰、有针对性的回信详细阐明你为什么认为审稿人的请求或建议不可行或不适当。
大部分期刊的论文提交系统中设置专门的撤稿系统,因为撤回投稿是一种相对少见且不受鼓励的行为。因此,如果你认为撤回投稿是处理这篇论文的合适做法,那么通常最好的方式是给主编或负责处理你这篇论文的编辑发邮件。在这封邮件中,你应当清晰地表达你希望撤回投稿的意向(引述论文标题和初稿标号(如有),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惑),然后再认真细致地解释你申请撤回投稿的理由。重要的是,你需要清晰地描述你的问题及其后果,以确保期刊方面充分了解你的情况。比如,若你撤回投稿的理由是意外一稿多投,则你必须解释一稿多投情况出现的原因、你是如何发现这一情况的、以及是否已经通知了其他期刊。如果你发现某位共同作者存在抄袭行为,那么你应当阐明你是如何发现其抄袭行为的、是否已上报给该共同作者所在部门或机构,让期刊知晓你方正在跟进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