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2021-09-10
课题研究通过调查可以获取实际一些的客观数据,调查结束后,课题研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课题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课题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怎么写呢?本文为大家提供一份案例,可以供您写作时参考。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为了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老师的应用以及学生个人学习状况,教师要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达到以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成绩。以有效推动课题的深入开展,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特进行本次调查问卷。
二、调查的方式:不记名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本校语文教师及四、五、六年级学生。
四、调查结果汇总
本次调查共分发学生调查问卷100份,收到100份。教师调查问卷18份、收到18份。具体情况如下:略
五、调查结果分析
1.学校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情况。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基层学校在信息技术的装备上迈开了一大步。学校给每位教师配发了笔记本电脑,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2个,并且每个教室装备了电子白板、实物展示台。学生家里都有电脑或者平板。目前,校园网络已经开通,学生教室、多媒体教室里的电脑等连通了网络,这对于全校师生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
2.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认识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100%的教师都愿意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教学,90%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可以服务教学,92%的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使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同时由于教师的年龄及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对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渠道、处理制作教学课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动画类教学资源以及在教学哪个环节上应用视频资源、对使用手机、乐教乐学教学平台为语文教学课后延伸服务等方面调查的结果差距大。从本调查中可以反映出现代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总体上是认可和接受的。
3.学生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认识。
根据调查汇总来看,96%的学生都基本了解信息技术,而且家里都有电脑或者平板,基本能上网,但是上查询资料的很少,玩游戏聊天的太多。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率低,只有40%,90%的学生都认为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习起来更轻松,也愿意老师上课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而老师在多媒体使用方面学生更多反应是使用不当,表现在设计不合理,演示速度过快,与教学内容脱节。认为使用成功之处主要在让重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形象化、清晰化。在问及是否愿老师使用多媒体上课时,90%以上的同学都是愿意的。
4.学校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总体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中有92.5%认为学校多媒体多功能教学设施配置齐全,使用正常,教室内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相当高,几乎是没有停止的时候。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氛围方面,55%的教师认为网络资源不太充足,资料较少(可能是网上查询、运用搜索引擎的能力不足)教学时利用率不高。这说明学校中形成了一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但氛围还不够浓厚,因为还有20%教师认为在学校不能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平时也很少谈论这方面事情。因此认为学校应该加大建设备课资源库的力度。
六、我校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深度融合的现状分析
1.存在的优势
(1)硬件基本到位。学校在信息化硬件设施上基本到位,为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供了基础条件。
(2)观念基本改变。90%的教师在观念上能接受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等各个环节,基本接受信息技术的引入。同时,学生对于利用信息技术上课、交流、作业方法基本能接受。师生观念上的接受是学科整合的前提条件。
(3)具备一定技能。从调查显示,师生基本具备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所需的技能,这为进一步推进整合工作奠定了较好的操作基础。
(3)形成一定氛围。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逐步形成一定的氛围,为学科整合提供肥沃的土壤。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虽然在观念上接受两者的融合,但从学科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效果来看,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上,还是从备课、上课、研究等方面都未实现两者真正的融合,说明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未真正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未突破,封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存在。
(2)学校在为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广上营造的氛围尚不浓厚,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在加上学校尚未建立专题网站和电子资源库来为教师开展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供服务。
(3)学生在使用电脑时,三分之二用于打游戏,只有20%的学生真正运用一些学习软件、上网搜索进行课外学习,说明学生还未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还未真正领略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愉快,必须尽快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