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存在哪些问题呢
2021-09-13
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课题研究中放大,导致课题研究难度加大。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选题容易大而空
主要表现在所选主题较大,研究范围太宽泛,研究对象指向不明确,致使研究内容外延太大,实践操作性不强,内容不太切合实际。看几个例子:
《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研究》,素质教育这个主题是教育中很大的概念,对它的研究其实要涉及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学生等诸多方面,这个主题我们中小学教师团队很难完成。还有题目限定的研究对象是中小学校,这样的外延涉及学段过多,范围太广,更是让自己的研究可操作性降低了。还有,研究内容是“素质教育”,这指向也不明确,到底是研究素质教育现状、存在问题,还是实施策略研究,指向很不明确。所以说这课题大而空,很难完成。
《杨陵区教育改革现状研究》这个话题对我们普通教师来说基本操作不了,因为教育改革现状涉及很多文件、政策,我们普通老师所能查阅和接触到的文献资料有限,我们对很多政策、现状,还有大数据都不完全了解,这个话题明显不适合我们研究,对我们来说太大了。
《第二初中 特色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的 行动研究》,研究对象是第二初中,涉及一个学校,范围合适。研究内容是特色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离我们很近,很多老师都实践过。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这个课题的指向性明确,研究范围较小,而且内容很具体,很切合实际,操作性就较强。
对于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教学是我们最熟悉的,自然是最好的研究主题。学生和一切教育现象都可以做为我们的研究课题。但是选题原则是宜小不宜大,所选课题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不超过老师的能力范围。
(二)重申报轻研究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开头哄,中间空,结尾抄”。这是我们一个普遍现象,现在的大多课题就是只有开题和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硬把实事硬做成了虚事。虽说我们的课题研究与高校的课题无法相提并论,但只要你愿意,我们其实也可以把课题做得很实在。
(三)闭门造车,缺乏引领
原因有两个,一是课题组虽然成员很多,但好多成员只是挂名,实际操作的往往只是个别几个人,这些人只能闭门造车,拼资料;二是研究过程闭门造车,网上拼资料,缺乏与专家、教研主管部门的交流,与同行的勾通和学习。要使研究具有生命力,一方面要团结协作,课堂研究绝不是一两个人拼资料的事情;另一方面要多与有经验的和主管部门联系,获得各个方面的支持。
(四)下载、抄袭现象严重:申报的时候申报资料靠抄袭,实际的研究过程中也普遍抄袭。现在课题管理部门越来越严格了,大多都会进行课题资料查重,建议大家还是少抄。
(五)重理论,轻应用
为了拿结题证而参与课题研究,整个研究过程多是从理论到理论,从经验到理论。结题后、拿到证后就束之高阁,没有成果验证、运用与后续的实践和研究推广。
(六)缺乏新意
一是我们教师的课题选题其实很多都存在很多重复研究;二是成果内容多以经验描述式为主,缺乏推广应用价值;三是真正原创的或实践性强的成果少,达不到解决教学问题、服务教学实践的目的。
(七)资料撰写和格式编排不规范。
示范区课题申报资料所存在的问题有很多是资料编排方面的。比如字体、字号不一致,字间距、行距、段距、段落缩进等排版混乱,有的有缩进,有的无缩进,有的缩进不同。还有序号使用就更乱了,主要是层级问题。规范的汉字文本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一、 (有顿号)
(一) (无标点)
1. (加下脚点,因为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都是占一个标准字符位置,为了一致在半角“1”后应该用半角“.”。)
(1)(无标点)
①②③(无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