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
2024-09-14
中小学教师做课题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既是教学反思提升的需要,又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息息相关,于是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质性的研究成为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
教学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教师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只有切实地把学生的成绩提高了,才是对学生最大的福祉.同时,教学管理者也会劝勉青年教师,把做研究写文章的时间多用到教学与管理上,教学成绩会有更大的提升.于是在这里,首先要讨论一个问题: 教师到底需不需要进行研究? 显然,答案是肯定的.教师不仅需要进行教学研究,更应该进行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的研究.面对不同的声音,教师应当静下心来思考“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涵义,让教与研有机的结合起来,让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变得复杂多样,教师的形象与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单一的教学实践者已经很难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的要求了,教师需要从习惯性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即从单一的教学实践者变成教学的研究者,这一角色转变也是适应新时期提出的立德树人教学育人的价值体系的。
课题研究源于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的整个研究过程就是寻找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真实进程,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课题的研究过程,需要明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目标,这个过程有时像是一个程序化的专题探索,更多时候却是非常规范的系统导航,随着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教师及其研究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要想取得研究成果需要研究人员在目的性、过程性和方法性 ( 研究三要素) 上下真功夫,才能在研究的课题上有所发现,取得突破,收获成果。
综上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关于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的原因和好处,中小学教师做课题是可以晋升职称,如果您需要中小学课题欢迎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