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语文课题中期报告
2021-09-30
课题研究到中期一般都需要写课题中期报告,而不同的课题中期报告需要汇报的内容和写作方式都不一样,课题主办方希望看到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本文是西安市语文课题中期报告,属于一份市级课题的中期报告,主要内容和写作方式如下。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
课题负责人:李维
参与人员: 张娟娟、孙圣机、杨照、刘丽艳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情况:
我们于2018年年底开始申报《提高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研究》 这一课题。接到立项通知。自立项以来,经过查阅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和研讨,结合实际情况对四年级、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跟踪记录,并进入了深入研究阶段。
(二)阶段性成果
根据专家的意见,课题组把语文学困生问题诊断、语文学困生学习兴趣研究作为研究重点,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首先,课题组在2019年2月召开研讨会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现状做了认真分析和研究,之后,制订了问卷,从问卷反馈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关注不够;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其次,对语文学困生做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分工合作责任到人:1.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我校学困生的比例应该在30%以上。2.为了深入研究学困生的成因,课题组对学困生进行个案分析。3.课题组提出一些具体建议。比如(1)给予学生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2)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语文学习兴趣;(3)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4)家校结合,合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4.写出阶段报告,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改进的意见和建议。(1)2019年3月份,发放问卷,了解学困生语文学习现状。(2)2019年3月—6月份执行解决语文学困生转化问题的策略并实施跟踪记录并做好个案分析。
(三)主要创新点:
家庭是学困生大本营,父母是孩子的家庭监护人,家校联系才能转化好学困生,为班级学生家长建立详细的资料档案,了解每位家长的联系方式、文化程度及对孩子的培养目标,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语文学习状态,与家长协商制定下一步的培养计划,实现家长和教师联手,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实现教师理念更新,发挥审辩阅读的优越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主导地位,将小学段常用汉字进行系统总结,利用其造词能力使学生可以“连滚带爬”完成阅读,使其发现读书并非难事,教师不断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实现学困生转化,并促成学生间相互帮扶,提高学困生的社交圈子,从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1.学困生中要么多是外地生源,要么是父母离异的家庭,孩子们缺少应有的关心和爱心,进行科研乃至于教学工作获很难得道到家支持,顺利开展并落实实数不易。
2.由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本人意志力薄弱,其反复仍是难点,重点。
3.课题研究缺乏思考、创新不足。
4.研究过程中课题总结不够及时,重视做而轻视写,开展了工作而忽略了成果的积累。
5.理论学习与研究欠缺。一线教师承担着繁重的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使得查阅文献、理论研究的时间太少。
(五)重要变更:无
(六)下一步计划:
1.进一步通过以下途径对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学习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2)多表扬少批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树立学生学习信心。(3)树立好榜样,培养学生意志品质。(4)重视与家长沟通交流。
2.课题研究要有创新,著作要读,专家的理论要学,日常教学中对关键性问题进行脚踏实地的研究。
3.目前已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在研究中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为课题研究积累资料
(七)可预期成果:
1.通过半年的教学课题研究,我校的学困生在一学年内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
2.课题组成员所教的班级的学困生学习信心足了,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3.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改变。
三、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或发表时间、成果影响等。
2019年3月上旬,制定《提高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研究调查问卷表》,就 四、五年级的同学展开问卷调查,并对问卷分析统计表做了认真的分析研究,
2019年3月中旬,我们对语文学困生进行了个别访谈,总结了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所在,并提出整改措施。
2019年3月下旬—2019年6月,我们做了学困生转化记录表记录每个学生的转化过程。形成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