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讨论部分漏引文献可以勘误吗
2022-11-09
sci讨论部分漏引文献可以勘误吗? 写作sci论文引用文献是非常慎重的一件事,如果讨论部分漏引了文献一定要及时的勘误或者补充,如果不及时更正很可能引发撤稿的后果,在以往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引用不当导致撤稿。
引用规范是sci论文发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引用率成为评价研究者和研究论文的影响力的一个参考标准,而“漏引”“不引”“高自引”等引用不当,乃至“合作互引”“审稿拉引用”“花钱买引用”等“黑引用”现象日益严峻,在审稿过程中对此审核也比较严厉,任何不当行为的操作都可能会视为不道德行为。
因此当作者发现自己sci讨论部分漏引文献了一定要及时说明,已经发表见刊的要进行勘误,如果还没有见刊,也要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可以登录修改网站中,将Type of Change选择为Times Cited,下载Missing Citation Template 表格,将被引文章和施引文献逐一填写到附件的表格中,再上传到该网页上,随后数据团队会进行人工核实。
也有一些sci期刊明确要求论文引用应该具备相关性,全面性,最好是最新的参考文献。比如《交叉科学》刊物,该期刊要求论文手稿中使用的所有数据集、程序代码和方法,必须在文本中恰当引用,并以首次期刊的报道形式或以独立持久标识符的形式,如数字对象标识符(DOI),在参考文献部分列出。“如果一个数据集、代码或方法的标识符与原始研究不同,我们鼓励作者同时引用该标识符和原始研究。”
总之sci论文任何部分引用不当都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作者要及时的纠正,能勘误的还是要及时的勘误,从编辑的角度来看,需要依赖审稿人来标记不道德的引用,编辑会对被标记为“可疑”的引文进行核实,如果引用出现问题,可能会和作者沟通让其修改,也可能直接给出拒稿、甚至撤稿的建议,作者对此还是要引起重视,更多详情也可以和专业学术顾问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