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的体例结构是怎样的

2019-06-21 分类:教材出版常见问题

  

  部编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编写一本教材要有一个很好的科学的体例结构,部编教材的编写体例是怎样的呢?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

部编教材的体例结构是怎样的

  一、新教材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编排方式。

  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重要的历史事件,最典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比如,秦统一六国,秦始皇,汉武帝,张骞,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等。

  线,就是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通常是由许多点串起来的。比如:统一国家的建立,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演变等。

  点线结合:贯通解释中国古代史上各个发展阶段以至整个古代历史的整体面貌,构成我们习惯上常说的“面”。

  二、编排方式的具体呈现形式(以七年级上册为例):

  单元下设课,课下设目,简单来说就是“单元—课—目”这种三级编排方式。

  1、七年级上册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每一单元前面有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的内容。例如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它是这样叙述的: 公元前二一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东汉统治后期政治动荡,中国社会危机严重。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2、每个单元又下设若干节课。用来说明这一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例如:第一单元由三课组成,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 远古的传说。第二单元由5课组成;第三单元由7课组成。第四单元 由6课组成。

  3、每一课一般分为三个子目,分别叙述基本的事实。例如: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就由三子目组成,分别为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每课的课文大约在1000字以内,全文是以大字形式呈现。课前有导言部分,主要是结合本科的内容,以问题设置为主激发学生兴趣。例如: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前导语是这样写的: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说法。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那么,古人类在中国境内起源于何时、何地,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又如何?

  同时又增加了辅助栏目。比如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知识拓展,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等相关内容。这些辅助部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知识、提供文字材料以及课后的活动促进学生思考等方面。

  课文旁设: 如相关史事:他主要与课文内容相关,补充相关知识,主要有这几种形式,名字解释事件说明现象描述历史故事,文物赏析等。例如第九课,秦统一中国。相关史事: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沿用。

  材料研读: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例如第十课秦末农民起义。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10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秦代的刑罚有什么特点?

  问题思考:就是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思考。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第9课

  课后活动: 知识拓展:

  课后活动:以形式灵活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

  知识拓展:介绍相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

  同时教材还配备了很多插图,做到图文并茂。有人物图、实物图、地图、复原想象图。用最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些插图的主要功能:一是配合课文的内容叙述,相互印证,活化内容;

  二是可使学生拓展视野,获取更多的信息;

  三是使学生观察、感受历史情境,以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

  这些课文辅助部分的栏目设计,是新教材作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拓展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为师生提供了开展教学活动的契机。

最新文章

2025-04-07边坡监测方面的学术论文文献30篇

2025-04-07古代文学方面的学术专著出书推荐

2025-04-03著作审稿的时间周期和流程

2025-04-032025年吉林省有职称自主评审权的企业

2025-04-02评职称著作要求几年内有效

2025-04-02评职称著作用不用查重,职称文件看答案

2025-04-01评医学副高职称10万字著作满足条件吗

2025-04-01教师职称著作本人撰写多少字以上

2025-03-31学术著作认定标准要了解,避免评职称不认可

2025-03-31天津市自然科学学术著作有资助!出版著作的科研人请看

学术著作学术著作

出版常识出版常识

专利申请专利申请

论文常识论文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