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的使用存在哪些问题
2019-09-12 分类:教材出版常见问题

统编教材的使用存在哪些问题?统编教材是为了解决地区间教材不统一、不规范,甚至没有教材的状况。但在学校实际使用中,很容易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统编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很多方面有所创新,但这些创新,对于相应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带来了不少困扰,即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
其次,统编教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以语文统编教材为例来说明,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分别是拼音、语文知识、古诗、文章署名、文章修改、选文的经典性、教材专业领域知识。
一是:统编教材先安排识字单元,再安排拼音单元的编排方式。另外教材不是学科知识的堆砌和重叠,而是编者依据便教利学、由易到难、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原则,对学科知识的有机重组和创造。
二是:教材中的少数语文知识往往超乎大众的常识,容易造成误解。
三是:小学语文教科书是贯彻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载体,注音应严格遵守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因此,在小学的古诗教学中,提倡读现代汉语规范字音。
四是:重视课文的来源,确认了绝大多数课文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五是:教科书编写者对符合选文标准的原作品进行删减、节录、修改后,编排在教科书中用作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