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的研究步骤有哪些

2020-11-21

  

  微型课题的研究步骤有哪些?微型课题的研究步骤有五个步骤,微型课题研究,需要确定研究问题,筛选研究对象,进入研究情境,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微型课题的研究步骤具体如下。

微型课题的研究步骤有哪些

  第一步:确定研究问题。

  这是微型课题研究的开端,更是关键性的一步。微型课题研究关注微观层面的教学现象、事件,更强调在研究中体察教育中的特殊行为或思想现象。微型课题研究的问题应是具有研究意义的教育现象、事件。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该问题困惑教师的教育教学;二是该问题是普遍现象或典型问题,对教师具有实际意义。确定了研究问题,对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才有了方向。

  第二步:筛选研究对象。

  筛选研究对象是研究顺利开展的保证。选择对象不仅与问题典型与否有关,更与师生良好的沟通、足够的热忱密切相关。微型课题研究的对象一般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因此,教师要根据师生特点确定双方的合作、探索。没有这个前提,教师很难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研究也就不能获得实际意义。

  第三步:进入研究情境。

  能够直接进入教学情境是微型课题研究的捷径和优势所在。对情境进行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身进行教学活动、了解研究对象的过程。这是教师获得真实资料的第一来源。对于微型课题中的个人研究,自己就是教学情境的组成部分,自然可以得到原汁原味的资料;小组研究,可以通过设计教学方案、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获得资料。

  第四步:分析研究资料。

  微型课题研究离不开对具体教学问题的分析、研究。这个过程既是教师进行反思的过程,又是教师与这些教学现象、事件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每一次分析、研究资料的过程,都是与文本进行新一次的对话,都会产生新的认识和感悟,进而形成合理的意义解释和问题解决的方案。当然,分析研究资料特别要注意避免主观臆断和闭门造车,要让材料说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搜集到的资料编排成有序的现象、事件,让结论在动态教学与分析研究中生成。

  第五步: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对所做工作的概括性归纳。它既包括对现象、事件的论述性分析、研究和展望。微型课题研究需要详实细致地展现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解决方案等,从而指导实际教学,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微型课题的研究步骤的介绍。如果您对微型课题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线咨询,我们能帮您解决。

最新文章

2025-07-28湖北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2025-07-28国外出版的书查询真伪讲解

2025-07-26工程教育方向4区SCI期刊: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25-07-26出版著作时独著和第一作者有什么区别?

2025-07-25山东省基层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2025-07-25山东护理评副高对著作字数要求

2025-07-25云南地区2025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论文条件/要求

2025-07-25出书下ISBN书号和下CIP的顺序

2025-07-24怎么了解出版社书号价格

2025-07-24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题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