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题结题报告怎么写

2020-12-18

  

  基础教育课题结题报告撰写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背景及界定、理论依据及意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研究结果与成效、存在问题及改进。本文提供基础教育课题结题报告案例。

基础教育课题结题报告怎么写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计算法则是计算的方法和规则,是人类社会长期计算活动的智慧结晶。计算法则教学(包括概念、公式、定理、运算法则、算理、数理等)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的比例相当大。但是,在数学作业或试卷中,老师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在计算中很容易出错,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分析原因,是许多学生对计算法则一知半解,只会机械模仿、死搬硬套,如果问题的背景、已知的条件、出现的数据发生变化,学生就会错误百出。因此,我认为计算法则教学的关键在于对法则的理解、推理,也就是弄清计算法则的来龙去脉,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个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新课程标准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数学课程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推理能力是数学的三大能力之一(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间观念)。推理思想是数学的三大思想之一(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模型)。 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是推理能力的培养。

  “在计算法则教学中发展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案例研究”,既能提高和改善计算法则教学乃至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方面的功能。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波利亚特别强调,学生获得数学结论应当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他认为推理对数学的研究比逻辑思维更重要。新课标中提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知识中必须具备和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是学习其它数学知识的最基础知识。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是进行数学运算的依据,数学运算的实质就是根据这些运算的依据,从已知数据及算式中推导出结果。因此,计算法则的教学要促使学生的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同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课程和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研究目标:

  1、引导学生在计算法则的探究活动中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合情推理出计算法则,或从已有的计算方法和确定的运算规律,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新的计算法则,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计算法则的探究中得到充分发展。

  2、改变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教研方法的掌握,探索并构建有效的小学高效课堂活动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培养现代学生的成长规律,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研究内容:

  涉及小学学段代数与几何领域的各种计算,包括概念、公式、定理、运算法则、算理、数理等,涉及到课堂教学、课堂评价、习惯养成、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等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从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推理能力。

  研究方法举措: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理论学习法、个案研究法、实践探究法、调查讨论法、访谈测试法、反思总结法。

  研究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5月至2013年9月)

  1、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如何完成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讨论制定课题方案,明确研究思路以及各个阶段的研究任务。(此阶段工作于2013年5月至2013年6月进行)

  2、查找、学习相关文献理论资料,例如孔凡哲、曾峥教授的《数学学习心理学》,喻平教授的《数学教学心理学》,杨庆余主编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斯滕伯格(美国)《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史宁中教授主编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更新观念、明确方向、提高认识。(此阶段工作于2013年6月至2013年8月进行,6月份主要采用课题组集中学习,7月、8月主要采用个人自学的方式。)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

  1、开展调查研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全面地、有目的地了解学生实际的计算能力水平,我们对五年级4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然后进行各类情况分析;另一方面是在全体数学教师中作调查:重点围绕“在计算法则教学中发展小学生推理能力”,请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师在课堂中对于引导学生自主推理的看法,确定研究重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确定个人研究的具体案例;上传开题报告。(此阶段工作于2013年9月进行)

  2、课题组成员精心设计个人的研究案例;召开课题研讨活动,将自己设计的教学案例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改进、完善自己的案例设计。(此阶段工作于2013年10月进行)

  3、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观摩,并进行实践观摩课后的评议、分析和对学生的访谈、测试。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体积》等课,我们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让学生经过合作探究,自主推理出长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法则,在此过程中(即自主探究计算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此阶段工作于2013年11月进行)

  4、撰写案例教学之后的反思、点滴体会、随笔、叙事、札记等。(此阶段工作于2013年12月进行)

  5、上传中期报告。(此阶段工作于2014年1月进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2月——2013年5月)

  1、召开课题组会议,每位课题组成员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与其他成员交流,以便改进自己今后的教学策略,明确今后教学的重点和方向。(此阶段工作于2014年2月至3月进行)

  2、对照课题方案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研究过程中各项成果资料的整理、汇编工作。(此阶段工作于2014年4月进行)

  3、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此阶段工作于2014年5月进行)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在此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小组的成员在计算法则教学的范围内,分别从课堂教学、课堂评价、兴趣培养、习惯养成、自学能力五个方面展开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研究实践,从不同角度推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收获了一些教育教学的方法、策略、经验,树立并切身体会到了新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为自身今后的终身学习做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此次课题探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原来的死搬公式变为了对问题背景和已知条件的分析、推理,计算公式的获得也是由原来的教师教授、死记硬背变为了自主探究、分析推理,学生的推理能力显著提高,更加热爱数学学习。全体数学教师也在课题研究中转变了观念,注重了学生计算法则的自主探究、自主推导,推动了全校数学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教职工教学科研的进取心。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存在问题:

  课题研究工作既要做到理论的前瞻性,又要做到实践的求真务实,因此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研究的困难:

  1、由于教育科研能力有限,使得本课题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研究出的教学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模式与操作程序、学习能力、评价方式等,有待进一步验证、提高、创新。

  2、实验教师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时,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如何更好把握时间?

  3、经验不足。研究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还是缺乏方向和经验,例如,如何全面检测学生的推理能力是否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提高的幅度有多大,并且怎样对前测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又如,小课题研究过程中都要做哪些具体的事情,最后的成果到底以怎样的形式呈现会更好。

  改进及设想: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并加大对课题研究的力度,规范课题研究实验工作的管理。注意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2、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3、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4、互相学习,让课题研究和实施新课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最新文章

2025-07-08中小学老师能发表论文的核心期刊

2025-07-08如何参编教材可以评职称

2025-07-08石油科技相关著作用哪种书号出版

2025-07-08核心期刊对论文正文的字数要求

2025-07-05营养学方向SCI期刊排名一览表,两本国产期刊投稿格式分享

2025-07-05著作出版时页码和页数是什么关系?页码是如何计算的?

2025-07-08建筑设计类领域核心期刊

2025-07-08安全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专著出书指导

2025-07-03申请书号大概流程

2025-07-03石油开发领域核心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