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小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2020-12-18
小学教学小课题研究工作总结要写什么内容呢?小学教学小课题研究工作总结需要将课题研究成果叙述一下,一般分段进行,有哪些成功,一一在正文中写明,并将成果列举出来即可。
在计算法则教学中发展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案例研究”历经为期一年的精心研究,总结出部分教学实践经验,革新了教学观念,科学应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当中,推动了数学教学的总体水平。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均能积极参与,学习理论,课堂实践,总结提高,现根据课题小组每位成员的研究方向和任务,将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探究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计算法则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根据教材内容,精心组织教学,有的放矢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和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向学生展现、示范正确完整的推理思维过程,来培养学生推理的能力;教师还可以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扣住教学的关键点和重难点,对学生适时进行点拨、启发,来培养学生推理的能力;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鼓励、引导全体学生和不同层次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来培养学生推理的能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探讨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学生的推理能力乃至数学水平将会逐步得到提高。
二、注重课堂评价反馈,鼓励学生推理的热情
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样需要通过评价获得提升,这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推理能力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经研究,不同的课堂评价会对学生的推理能力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要重视选择科学的课堂评价手段以及合适的评价语,让学生真正学会用心灵与“数学”对话,从而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健康发展。
三、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推理的积极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外在的要求转化成内在的需求。在计算法则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创设生活性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只要教师时时注意激发学生沉睡的兴趣,努力做到“课开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相信学生的推理能力会不断提高。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推理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数学学习促进,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法则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勤思好问的习惯、认真作业的习惯。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推理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推理能力的训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不断地进行着生活实践和数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外界不断地向他们提出着新的要求,当这些要求被他们所注意,就会引起新的需求。这就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产生矛盾,成为他们心里发展的动力,从而可转化为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兴趣等心理活动。这时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自学,即预习;课中自学,即内化;课后自学,即巩固、延伸。这三个环节对于计算教学,对于推理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课题组老师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了不断的精心研究、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①教师方面,全体数学教师对于课题研究的意识增强了,在课题研究中老师们转变了观念,注重了学生计算法则的自主探究、自主推导,推动了全校数学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教职工教学科研的进取心;②学生方面,由原来的死搬公式变为了对问题背景和已知条件的分析、推理,计算公式的获得也是由原来的教师教授、死记硬背变为了自主探究、分析推理,学生的推理能力显著提高,更加热爱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