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题设计论证怎么写
2021-01-27
小学课题设计论证怎么写?小学课题一般用来评小学教师职称,小学课题在申报时需要在课题申报书中撰写课题设计论证,论证该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小学课题设计论证一般从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本文为大家提供小学课题设计论证范文,以供参考。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面对着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到50年代,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在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到不同的层,并且始终待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但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平等的区别对待的方法,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而对"高能儿童"则给予特殊照顾,助长了他们自高自大的骄傲习气.同时,由于分层,使得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了,易造成社会矛盾,是一种不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
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对教育制度进行抨击和反思,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精英)"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并开展了再实验,再研究,现评价,形成了对分层教学新的研究高潮。
到了90年代,由于美国政府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大部分学校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当中.据美国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86%的公立中学仍在实施分层教学,只不过方法上有所调整.根据现有的研究,至今对于分层教学是好是坏的问题仍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结论.不同教学目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对分层教学的评价有赞有贬.
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 到2001 年,上海市已有近300 所小学在做着小班化分层教学的研究工作,天津也有50 多所学校在进行着此类实验研究,北京、江苏也同样有类似研究。目前,这些学校在小班化分层教学的教学组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策略、课堂教学环节和设计、师资配备以及教学评价方面已有了一些进展。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在从事着分层教学实验的理论及实践反思方面的工作,发表的相关文章也多起来。所探讨的研究领域,也从最初的关于分层教学的教学论意义、分层方法、注意事项等问题,逐渐向更加深入、具体的方面展开。总体来说,在国内,专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来构建分层教学的研究还很少。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班级授课制是现今教育实践的普遍形式,但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它很难满足于教育的面向全体与个别教学这两个既相联系又相矛盾的方面。而分层教学的核心是面向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因此,分层教学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矛盾,选择分层教学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选题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中国知网查询分层教学的论文来看,关于论述在小学开展分层教学的论文很少,
而且论文涉及的研究学科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也没有查询到陕西地区发表的关于分层教学的论文。因此开展此课题的研究能够加强在陕西地区特别是在小学开展分层教学研究的力度。
2、 当前分层教学研究的角度都是以某一学科展开,而专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开展分
层教学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开展此课题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通过研究,探索出一种适合小学生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的模式。
3、通过研究,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小学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分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2、小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分层教学的基本结构
3、小学生分层标准的研究
4、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法分层、作业设计分层的研究。
5、基于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的评价研究。
6、适合小学生的支持主题图导航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开发
五、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分层教学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分层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批判和改革活动一直时起时伏地进行着,作为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变革,分层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异步共进,促进教育公平,采用分层教学能够更好的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现今开展分层教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当前分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班额下开展分层教学存在明显的难度;2、学生分层标准的不客观;3、分层教学动态管理机制不完善。创新之处:1、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课堂分层教学的结构;2、构建适合小学生的学生“多元”分层标准。3、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支持主题图导航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六、研究思路:
首先对当前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然后在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出该课题的研究方案,最后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课题领导小组要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的规划进行组织和管理。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以小学生分层标准的研究为突破口展开研究。
七、研究方法
随着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变革,行动研究法已成为教育科研中的一种主要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解释结构模型法等方法。
八、技术路线
总体上,在对小学生分层标准研究的基础上,拟采用“支持主题图导航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研发—以支持主题图导航的个性化学习系统为核心采用多种手段在小学实施分层教学—对小学生分层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三个阶段来展开本课题的研究。
九、实施步骤
课题实施分了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1月)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确立课题组成员。
(2)学校申报子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制定课题具体实施计划,组织专家进一步论证。
(4)进一步完善学校软硬件设施,为课题的开展建立良好的环境。
2、实施阶段(2011年12月—2014年6月)
(1)有计划的开展课题研究培训。
(2)根据课题方案,有计划展开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的结果,调整计划,采取相应措施,不断反思,逐步推进研究过程。
3、验证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2月)
在实践中不断的对研发的支持主题图导航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
4、结题阶段(2015年1月—2015年4月)
(1)对研发完成的支持主图导航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完善。
(2)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