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辅文的作用与种类

2018-04-17

  

  《出版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版)的“辅文”条目是这样说的:“书籍中正文的附属文字。多数置于正文前后,夹注和夹论之类则随附于正文。包括题字、目次、凡例、前言、序言、出版说明、编者的话、编者按语、检字表、各类注释、索引、跋、后记、附录等等。其作用在于辅佐正文的内容表述,帮助读者加深对作品正文的理解。”这里有两点:

图书辅文的作用与种类

  一是辅文多数置于正文之前或之后;二是目的有助于读者者加深对正文的理解。这种处理原则,就现代图书来说,中外皆然。

  书中正文以外的辅助文字,我们统称之为辅文。特征:识别性、说明性、介绍性、参考性

  图书辅文的作用

  1.保证图书的完整性

  2.强化图书的功能

  3.指导购买和阅读

  4.利于检索的准确快捷

  5..帮助读者阅读正文

  辅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更好地、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要领和主旨,深刻理解作者所表述的思想内容。同时,辅文还为读者提供深入研究作品所设计的内容提供方便。

  三、图书辅文的类别(26种江易整理)

  辅文种类很多,按照功能,大致可分为评介型辅文、识别型辅文和检索型辅文三类。具体某本书的辅文的内容和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可多可少,不一定种类齐全。

  评介型辅文:主要包括内容提要、序、编辑说明、出版说明、凡例、注释、附录、参考文献、附属光盘简介、相关出版物介绍、跋、后论和编后语等。

  识别型辅文:主要包括书名、作者、出版者、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出版责任人记录、出版发行者及其说明、载体形态记录、版本及印次记录等,以及关于丛书、多卷书、翻译书及其他相关责任人、权利人的记录等。识别型辅文主要在图书书名页中表述。

  检索型辅文:主要有目录、书眉、索引、符号表、检字表、引文出处说明等。

  按照辅文的编排位置分,可分为正文前辅文、正文中辅文和正文后辅文这三类:

  1.文前辅文

  (1)内容提要。又叫做内容简介、内容介绍、内容说明……都是简介书籍内容的。

  (2)凡例。有时又称凡例、编辑例言。是用以说明编书的目的、范围、分类分辑办法、选择标准、编辑体例……的。

  (3)序言(序、前言、译序等)。(又叫前言、后记、编者的话、编辑后记……序有时还称序言、弁言、叙、引、……序又因作者、内容之不同,而有自序、原序、译者序、编者序、再版序言、代序……不同的名称。)

  (4)出版说明(编写说明)。是用以说明出版意图、版本情况、以及编辑、整理、校勘……方面问题的。编者的话的内容,有时类似序言,有时也可能类似出版说明。

  (5)作者小传(作者简介)。有时又叫做作者介绍、作者小传二……都是简介本书作者情况的。

  (6)目录

  2.文后辅文

  (1)附录

  (2)参考文献

  (3)索引

  (4)编后记(后记、跋)等。

  (5)译名对照表

  3.文中辅文

  (1)书眉

  (2)夹注

  (3)脚注

  (4)旁题

  (5)中封

  (6)书耳

  (7)文旁注

  编者注(包括题注)是编辑对正文或篇题等所加的注释。编者按是编辑对书中作者的具体某个观点,材料等所加的评语。

最新文章

2025-07-28湖北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2025-07-28国外出版的书查询真伪讲解

2025-07-26工程教育方向4区SCI期刊: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25-07-26出版著作时独著和第一作者有什么区别?

2025-07-25山东省基层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2025-07-25山东护理评副高对著作字数要求

2025-07-25云南地区2025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论文条件/要求

2025-07-25出书下ISBN书号和下CIP的顺序

2025-07-24怎么了解出版社书号价格

2025-07-24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题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