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与规划课题的区别

2021-03-25

  

  在课题申报类型中,很多老师还是喜欢申报规划课题,对小课题了解不多。小课题研究是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话题,不断反思追问,分析研究,积极进行实践,从而发现教育规律的研究性教育行为。是一种研究范围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小课题与规划课题有哪些不同呢?

小课题与规划课题的区别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是指国家、省、市、县(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四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的教育科学规划立项的课题,俗称“规划课题”。“小课题”与“规划课题”的主要区别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行为不同。

  规划课题:是由行政部门根据规划,规定研究方向和内容。

  小课题:是由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研究方向和内容。

  2、研究范围不同。

  规划课题:研究各级各类的、各学科的、全局的重大问题。

  小课题:研究本校本学科的、具体的、局部的细小问题。

  3、研究角度不同

  规划课题:从倡议的角度研究影响全局的问题,选题宏观。

  小课题:从战术的角度研究提高质量的问题,选题微观。

  4、研究性质不同。

  规划课题:具有预测性、综合性,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

  小课题:具有现实性,单一性,就事论事,研究具体问题。

  与“规划课题”相比,“小课题”有以下特点。

  一是“小”,即研究的问题小。研究的问题,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细小问题,规模小,范围小,人员少,投资少。

  二是“活”,即灵活。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什么时候研究,不受课题规划部门所提供的选题指南的限制,教师可以“我的研究我做主”。教师可以一个人承担一个研究项目,也可以成立两人以上的小组共同研究。还可以重复研究,不同学校可以研究同一个问题。对课题申报时间也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只要发现问题,形成方案,随时可以申报。

  三是“实”,即务实。首先是选题“务实”,针对教育工作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选择研究课题。其次,研究过程“务实”,在教中研、研中教,研究是教育实践的组成部分。再次,研究结果“务实”,不需要编写专著,也不一定要撰写长篇的结题报告和专业论文,它可以是教学设计,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课堂实录;也可以是研究小报告,调查报告,访谈记录,学生作品;还可以是音像作品,图表、教具等实物。教师叙述的是自己的实践,提炼的是自己的经验,体现的是自己的特点,这样的成果实在、有用。

  四是“短”,即周期短。时间短的三至五个月就可以解决问题,长的一年半载。它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

  五是“快”,即见效快。由于研究的周期短,因而速度快、效率高,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它不需要触及该问题的方方面面,也不需要形成系统的总结。

最新文章

2025-07-28湖北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2025-07-28国外出版的书查询真伪讲解

2025-07-26工程教育方向4区SCI期刊: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25-07-26出版著作时独著和第一作者有什么区别?

2025-07-25山东省基层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2025-07-25山东护理评副高对著作字数要求

2025-07-25云南地区2025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论文条件/要求

2025-07-25出书下ISBN书号和下CIP的顺序

2025-07-24怎么了解出版社书号价格

2025-07-24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题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