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日志范文2篇
2021-04-01
课题研究日志通常要逐项记录,每一天自己针对课题研究,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实验、结果、体会、收获等。本文提供课题研究日志2篇,如果您不会写课题研究日志,可以参考本文,希望能帮到您。
课题研究日志(一)
今天,马永飞老师组织我们课题组人员进行了课题研究的首次探讨。研讨会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学习优秀科研成果的标准,一是本次课题研究的工作内容及其安排。
关于优秀科研成果的标准问题,我们学习了发表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认为,优秀科研成果应当具有以下六个特征:一是具有丰富渊博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问题,三是要有适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四是要创造性地使用丰富的资源,五是科研成果要能够与他人有效地交流,六是成果要有丰富多样的呈现形式。
关于本次课题的研究,主要谈到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课题题目及研究时限。本次课题研究的时限是2012年年底,课题的题目暂定为“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的题目主要涉及两个关键词:职业学校、课程。这两个关键词我们考虑是否需要用“中职校”和“课堂”代替,因为这样的话切口更小一些,研究更有针对性一些。
二是本次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同类研究现状综述,研究职校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规律和模式(重点),职校语文现状调查与观察,运用科学方法在理论指导下研究职校语文教学目标及达成方式方法、有效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关于现状综述,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从中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与程度,以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研究目标、内容;关于规律与模式,我们要找到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模式及其理论依据、操作要领以及实践意义等;关于调查观察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对课堂教学现状的观察和对毕业生、企业、教师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等,了解语文课程教学中关于“有效性”方面出现的问题,比如目标、内容、方法等,因为问题即课题。
三是本次研究要用到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证实验法。
四是研究的进度。我们初步明确,本次课题研究分如下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理论学习与文献综述、现状调查分析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这个阶段要完成以下事情:2011年1月25日至2011年2月25日,完成文献综述,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课题组成员的努力;2011年1月25日至2011年2月18日,根据以前的听课观察归纳目前职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抓住影响教学效率的关键问题,进一步确定、细化研究的目标和问题;2011年2月18日之前完成调查问卷的框架设计,2011年2月25日进行汇总,然后课题组成员用一周时间进行问卷设计。2011年3月18日开题,开题之前完成两件大事: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第二阶段为研究实施阶段,即创生富有本土特色的职校语文教学模式,时间为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本阶段完成三项主要工作:编写和新教材配套的导学案,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完成教学模式的典型课例设计。第三阶段为准备结题阶段,时间为2012年9月至年底。
五是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七项:形成一个研究团队、一份文献综述、一份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一份研究报告、一组学术论文、一套课程资源开发(导学案、课件等)、一组课例。
六是初步分工。我和吴老师主要负责现状调查与分析,同时参与文献综述、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设计等研究工作。
我的思考:语文课堂(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职业中学,但是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学生现状、教学根本目标、教学内容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理应有自己的特点。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即使不能构建一个适应我们南京市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起码也要提出一些教学实例,给我们的一线教师提供参考的例子和进一步思考的方向等。
课题研究日志(二)
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所长石伟平在一次讲座中提到,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符合专业特点。职业教育中的专业相当多,有效的教学模式必须和专业特点相吻合。
(我的思考:文化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方法也应该和文化课程的特点相符合。比如语文学科,它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那么,有效的教学模式也应当紧扣这两个特点探索教学模式、方法。如果将语文学科上成政治学科,那显然就背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也就很难说是有效的教学了。)
第二,实践中教理论。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从实践课角度来看,当然离不开实践;如从理论学习角度来看,有效的教学方法、模式也应当是通过实践教理论,而这一点,在当前职业教育的实践中,似乎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专业理论课教师依旧是采用“空对空”模式进行教学。
(我的思考:文化课是否也要走这条“实践教学”之路呢?如果走,又如何去实施呢?语文课程具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去有效地实施呢?)
第三,符合学生特点。我们的学生形象思维还比较活跃。
(我的思考:这一点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我们文化课程教学中。我们文化课程教学,如语文教学如果完全照搬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那肯定不会是高效的,或者有效的。因此,反观我们的课题研究也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我们需要找到适合我们学生特点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起码也应该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上是我重新温习多年前听石伟平博士的一次讲座纪录而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