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2021-04-01
微型课题课题研究方案需要撰写的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预期成果、参考文献等。本文提供幼儿园微型课题课题研究方案范文,以供参考。
《一日生活对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黄陵县阿党镇中心幼儿园 呼延敏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阿党镇中心幼儿园地处乡村,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多,许多农村幼儿家长纷纷外出打工,幼儿多由爷爷奶奶看护,他们便也成为了幼儿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着。这部分家庭教育主要承担者由于经济条件、成长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造成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低、思想落后、教育方式简单租暴。他们不会以幼儿的性格特点、智力发展水平、兴趣爱好、自身情况、年龄阶段等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只机械的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经验继续传承。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就拳打脚踢的教育方法给幼儿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不能够将幼儿潜在能力和自身特长给于更好的挖掘和引导。同时,他们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过分依赖学校,认为家长只要负责幼儿吃饱穿暖、衣食无忧就行,在幼儿成长、发展、教育等方面无须投入过多,这些都是学校的老师的事情。针对乡村教育存在的这许许多多的问题,乡镇幼儿园也更加注重一日生活对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的研究。再加之,当今之于《一日生活对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的研究成果普遍性较强,对于适用于特殊性群体幼儿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缺乏典型性分析与研究,或总是枝梢末节、泛泛而谈。所以对乡镇幼儿一日生活进行观察与分析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幼儿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训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专业知识中幼儿发展知识和保育教育知识中要求教师:“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掌握对应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策略;了解有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教师专业能力中激励与评价中要求教师:“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有效的运用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能够更好的指导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指导幼儿科学发展、健康成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的内容
1.研究乡镇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2.围绕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真实小故事、接触的每一个特殊案例,尝试开展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的一般步骤。即:故事白描、解读与分析、回应与支持。
3.明确对乡镇幼儿园来说在一日生活对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的重要意义。
4.探索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的研究策略。
(二)研究的目标
首先,通过一日生活中乡镇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评价的研究,达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的目的,使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优势和弱项,从而在活动过程中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全面健康地成长。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观察和分析后的幼儿实际情况适时适度的给于家长一些科学的的育儿方法,逐渐提高家长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度,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的保育教育工作,使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正真做到设身处地的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运转模式。
最后,对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研究对幼儿自身发展意义重大,解决在具体的观察分析过程中我们教师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如何做好观察记录?教师如何解读观察到的幼儿行为?如何反思幼儿的行为?以及如何去分析支持幼儿的行为,通过本次研究形成支持乡镇幼儿更好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操经验,促使幼儿取得更好的发展等。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法:搜集整理有一日生活对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方面的教育理念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乡镇教师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三)谈话法。通过座谈,了解乡镇教师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的一些感受和建议;通过研讨,让教师全面理解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的一般步骤与价值意义,从而加强乡镇教师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的深入思考。
(四)阶段检测法:分阶段进行研究效果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活动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五)专题讨论法:一日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和分析展开广泛讨论,达成共识,便于研究成果的形成与普遍推广运用,造福幼儿。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9.4——2019.6)
1.查阅搜集资料,调查分析,分类整理,追究溯源。
2.初步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确立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9.7——2019.11)
1.开展座谈会,收集乡镇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过程中的一些切身体会和合理建议,
2.按照访谈提纲,采用结构式访谈,对各班教师进行访谈、记录,必要时进行追问。
3.在各班进行随机观察,重点观察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和回应方法。
4.整理材料,对于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并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
5.分析目前我园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与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误区。
6.通过研讨构建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的基本步骤。
7.总结乡镇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的研究策略。
(三)课题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19.12)
1.攒写论文、案例,形成阶段性成果
2.课题阶段小结
3.总结实验成果,写结题报告
4.资料归档并打印成册,申请鉴定验收
5.报送材料,课题评审组评审
五、预期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在教学中的实践,预计最后形成的成果与成果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形成自己独特且有效的方法;
(2)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图文资料;
(3)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4)课题研究论文
(5)经典案例手册
六、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2.董旭花.《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12.
3.雷思明.《幼儿园安全策略50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4. 何光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北京: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8.
5.王烨芳.《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