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微型课题研究存在哪些问题

2021-09-11

  

  校级微型课题研究存在哪些问题?相对于省、市级立项课题,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校级微型课题的管理往往不那么重视,教师对校级微型课题也不够重视,认为立项、结题都较为容易,选题的盲目、过程的松懈、成果的空洞,这些问题在校级微型课题管理中比较突出。

校级微型课题研究存在哪些问题

  (一)研究方案把关不严,申报即可立项

  校级课题研究级别较低,一般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提出申报的课题都会给予立项,但是课题的规范性和立项的价值性却被忽视了。对于把关不严的课题,往往在选题和研究方案中存在较多问题,这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课题过程管理松懈,研究工作浮于表面

  课题研究的过程非常重要,扎实的研究过程不仅能产生丰富的成果,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对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课题的研究过程一般为 2—3 年,有的甚至达到 5 年,由于时间跨度大、教育教学工作繁忙等因素,科研管理部门对课题过程管理常常比较宽松,对于校级课题的管理更是容易忽视。松懈的课题管理工作使得研究工作不能有效开展,过程不扎实,研究工作浮于表面,造成的后果就是结题时的匆忙应付和成果空洞。

  (三)课题缺乏有效指导,结题草率简单

  积极有效的指导才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成果。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对于校级微型课题,科研管理部门一般很少能做到详细指导,很多校级课题主持人只能摸索着进行研究工作,规范性和有效性自然不能得到保证。等到课题结题时,也是检验研究工作成效的时候,问题就会比较突出。作为课题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管理部门的不够重视和教师的不够清楚,结题工作也会草率简单,就会出现如课题成果不理想、结题报告不规范等问题。

  (四)成果应用推广不够,课题缺乏实效

  课题研究应是问题研究,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课题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解决实践问题。但目前由于管理、引导和认识等问题,为课题而课题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课题的实效性比较差,实现成果应用和推广的课题少之又少,校级课题更是如此,这就违背了课题研究的初衷。

  (五)课题管理机制缺失,无法有效管理

  管理机制的科学完善是推进课题研究和实践的关键。中职学校一般会有整体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但针对校级微型课题通常没有具体详细的管理机制。在课题研究的一系列管理环节中,一般更注重立项和结题环节,而对于中期检查等过程环节不够重视。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对于课题立项质量的保证、过程的监督、经费的资助、成果的评价等方面,科研管理部门都不能做到有效管理。

最新文章

2025-07-04建筑设计类领域核心期刊

2025-07-04安全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专著出书指导

2025-07-03申请书号大概流程

2025-07-03石油开发领域核心期刊目录

2025-07-02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方向热门文献及投稿期刊推荐

2025-07-02国外出版书籍引进国内流程与材料

2025-07-01出书需要查重报告怎么办

2025-07-01国外期刊多长时间发表?论文投稿流程详解

2025-06-30申请标准书号ISBN详细介绍

2025-06-30中国造船投稿的论文排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