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的社会性是什么
2021-10-21
参考文献的选择需要考虑文献的重要性、时间性、相关性以及社会性。参考文献的社会性是什么?对于引用文献的社会性,有时候可能算是一种投机,用的好了会给申请书加分,用的不好不会加分,有时候可能还会被减分。
比如,有些年轻学者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全是英文,很容易给函评专家造成不了解国内研究动态;相反,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全是中文的话也不行,函评专家会说不了解国外研究动态。因此,在列参考文献时,国内国外的文献都得有,尤其是针对国内做的比较好的知名教授和课题组文献的必须有,如此才能在表面上反映出申请人确实是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的。
在撰写立项依据时,对参考文献的评述要客观,尊重事实,切忌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面的言过其实的谬赞。一般在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经常遇到该类问题,比如,对某一个问题的研究,罗列了国内外知名教授和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每一个后面都说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得到了领域内的好评。函评专家可能要问,既然这么多学者都做了,而且做的这么好,申请人还需要做什么呢?如果是对参考文献的研究结果质疑或者否定,合理的话可能没有问题,即便如此,也是容易引来函评专家阅读时的不适,会不会是为了突出申请项目的重要性而故意贬低他人的研究工作呢?如果是不合理的质疑和否定,就更不用说了,直接会影响申请书的打分,更为悲剧的是遇到的函评专家恰恰就是该作者就比较麻烦了。
有些申请人犹豫要不要全部列出参考文献的作者,个人意见是全部列出,而且要给出全部的文献信息。有些函评专家可能也愿意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引用到自然基金申请书中,但是有些申请人就是到第三个作者之后的时候写了一个“等.”字,真是遗憾啊!所以,既然洋洋洒洒写了一两万字的立项依据,就不要嫌麻烦,把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所有信息都给出来比较好。
有些很认真的函评专家会根据申请人列的参考文献仔细去查阅这些参考文献,有些则不会去查阅这些参考文献,但是会关注这些参考文献说了啥,所以就会稍微看看通讯作者是谁(大多数情况下是对文章负全责的,是单位固定的知名教授或者导师),大概看一些这些参考文献的文章名简略知道文章做了啥研究,有些申请人很简略的只给出了前三位作者、期刊名、年卷期,能省略就省略,这样的话,函评专家很难获得进一步的了解。
所以,从方便函评专家的角度,最好列全参考文献的所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