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函评专家是怎么评审的
2021-10-23
函评专家每年会收到很多份基金课题申请的电子版,因此课题函评专家通常非常有经验,打开申请书看十几分钟基本就能确定这个课题的命运,剩下的时间只不过是在找证据,写评述。那么课题函评专家是怎么评审的?
1、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很多、图片错动或变形幅度太大、段落顺序出现颠倒、明显看出来某段话没有说完可能误删了,申请人提交时没发现等。即便如此简单的BUG,很多专家避免被投诉不看本子内涵,只在语言上挑毛病,水平太low,所以在评语中说也可以,不说也可以,但是本子命运大多不妙。
2、对科学问题的认识不深刻。很多专家一看即知科学问题在哪里,但是本子里绕来绕去就是抓不住。专家没有这个义务指导申请人,这和学位论文的评审是不一样的,所以经常会看到科学问题凝练不足这样的评语。
3、看不懂的不太去说,能看懂的没说清楚,就有状况了。有时候这个BUG可能就是让专家来下决心刷本子的。为了迎合不同专家的口味,只能是事无巨细,简明扼要的说清楚为宜。
4、遇到知名教授的本子,评审时会很审慎。如果主笔的水平太差,出现被拒也是屡见不鲜的。
5、时间紧,任务急。很多申请人反映专家没有仔细看本子,其实本子里面都有。
6、为了平衡申请人的心态,函评意见出现赞誉的时候要注意真实得分可能比较低。相反,如果函评意见里指出了很多问题,有可能专家是希望这个本子是通过的。如果没有通过可能是与其他专家意见不一致,或者是上会了被刷下来,除非明确表示优先资助。由此可知,通过函评意见判断本子的得分很可能不准。
7、本子写得好,专家的评语是遇强则强。有经验的专家通常会从本子的摘要、立项依据、科学问题以及研究基础中复制粘贴几句,重新排列组合稍作修改后作为评语。所以,有时候拒绝一个写的不好本子,在其上花费的时间胜过2个可资助的本子。
8、为了避免被投诉,专家的真实想法反映在评语上通常很简短。需要申请人仔细揣摩,如果想透了,本子质量会显著提升,基金申请获批将指日可待。凡评语中出现:但是,但,建议,值得商榷,可能,其实,或者等字眼的地方一定要引起注意。
9、有好的论文,会注意留心看本子咋样,科学问题总结的不错,行云流水得分会高,否则的话就会觉得,噫吁嚱,论文和本子的撰写还真是不一样啊,此事诚不我欺也!
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影响一个本子的命运,这里根据基金申请版块里反映的问题,只列举了很少一部分,希望后面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