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级课题如何申报
2021-12-08 分类:课题申报常见问题

院级课题是学院自己立项的课题,所以课题申报、立项审批、课题研究、课题结题都会在学院内进行。院级课题申报有哪些要求,申报程序是什么,课题如何结题鉴定等,都是需要课题申报人需要了解的。本文为大家介绍院级课题如何申报。
一、课题的申报
1.基本要求
课题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从事与研究课题内容相 关的岗位工作在两年及以上。 每位职工在一年内最多可主持一项课题、参与一项课题,或参与两项课题。 课题研究内容应结合学院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工 作创新为主。研究成果应具有实用价值或推广应用前景。 课题申报采取个人自愿与学院、系部(处室)安排相结合的方式。
2.申报程序
院级研究课题一般在每年3 月份组织申报,特殊情况可随时申报。
课题申报程序如下。
课题组申报。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成员对研究课题的必要性、可行性、 先进性和研究方案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并按学院要求认真填写《院级研究课题 申请书》(见附件1),以电子版形式报所属系部(处室)进行初审。
系部(处室)初审。系部(处室)领导要对本部门申报的院级研究课题进 行初审(必要时需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审),从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 内容的完整性、研究进度及分工安排是否可行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推荐意见。系部 (处室)要对申报课题严格把关,不能推荐没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对于研究内容 不完整,研究进度及分工安排不合理的课题,应退回课题组修改完善。
通过系部 (处室)初审后的课题,系部(处室)领导要填写具体的推荐意见,按规定时间 以电子版形式报科研处汇总。 科研处审查。科研处收集各系部(处室)申报的研究课题,进行分类汇总, 对课题的重复性、预期成果形式、申请书的内容完整性等进行审查和协调处理。
学术委员会论证。经主管院长同意,由科研处组织有关专业学术委员(必 要时外聘专家),对每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从研究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 究内容的完整性和先进性、研究成果的形式和价值等方面提出论证意见。
科研处 将学术委员会的论证意见及时反馈到课题负责人进行修改。
主管院长审批。通过学术委员会论证的院级研究课题,由课题负责人打印 《院级研究课题申请书》一式三份,经系部(处室)领导签署意见后报科研处。 科研处代签学术委员会意见,报主管院长审批。
经主管院长批准的院级研究课题, 以文件形式正式下达到各系部(处室)和课题负责人。
二、课题的组织实施
1.研究课题实行负责人制。院级研究课题通过立项审批后,课题负责人要 在立项申请书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地研究计划和分工安排,研究内容和进度要与 立项申请书一致,不得随意更改,降低标准。课题负责人负责研究课题的组织实 施,协调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按立项申请书的计划进度完成各项研 究任务,每季度向科研处提交一份《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报告》,报告应如实反映 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进度及存在问题等。
2.科研处要按季度检查院级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科研处每季度要汇总各 课题组提交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报告》,并按课题立项书的进度安排进行检查 核实,每季度编发一期院级研究课题进展情况通报,并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到有 关系部(处室)和课题负责人。科研处要协调解决院级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相 关问题。
3.系部(处室)要加强对院级研究课题的督促、指导。系部(处室)领导 要根据科研处反馈的情况,协助课题组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督促、指导课题组 按时完成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成果的验收评审
1.课题组申请验收。课题研究工作结束后,课题组要认真进行研究工作总 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成果性材料、填写《院级教科研成果申报表》(见 附件 2)。课题组应及时将《院级教科研成果申报表》及成果材料(包括课题研 究报告、研究成果、成果应用报告等)一式三份,报所属系部(处室)进行初审。
2.系部(处室)进行初审。系部(处室)领导应对本单位申报的课题研究 成果的真实性、应用情况进行审查,签署审查意见后报科研处。
3.科研处审核、汇总。科研处应对各系部(处室)申报的院级研究课题成 果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审核,分类汇总后,按专业组织学术委员会委员(必 要时外聘专家)进行分组验收评审。
4.学术委员会验收评审。各评审组按学院制定的《教科研成果评审办法(试 行)》对课题研究成果的价值、应用效果、创新程度、先进水平、资料的完整性 和规范性进行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包括课题级别和评奖等级建议)。科研处 汇总各评审组的评审意见,报主管院长审核。经主管院长同意,组织学术委员会 全体委员进行集体评审,确定评审结果。
5.主管院长审批。科研处将评审结果报请主管院长审批。批准后,科研处 向全院职工公示院级课题研究成果评审结果,并整理成果材料归档。
6.颁发课题酬金和获奖成果奖励。对通过验收评审的院级研究课题,由科 研处按照《教科研成果评审办法(试行)》和《教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奖励办法》 的有关规定颁发获奖证书,发放课题酬金和获奖成果的奖金。通过学院验收,但 因个人原因延期(按立项审批时间推算)的课题,延期一个月扣发酬金的10%, 延期两个月扣发酬金的20%,延期三个月扣发酬金的30%。
四、几点说明
1.院级研究课题分为A、B 两级 级研究课题应研究解决涉及学院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全局性问题。研究报告既有客观分析、又有实用价值,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较强的可操作 性,既有传统优势继承、又有开拓创新的丰富内涵。研究报告至少10000 究成果已在学院应用,并给学院带来良好地社会、经济、质量、管理等效益,有用户使用报告或佐证材料。 级研究课题应研究解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管理等某一方面的实际问题。研究报告应包括现状分析、解决方案、具体措施和应用效果。研究报告 至少 5000 字。研究成果已在学院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工作中应用,并取得一定 成效,有用户使用报告或佐证材料。
2.课题的变更与撤消 课题的变更。课题立项后,要严格按照申请书的全部内容予以实施,不许 变更。特殊情况下需变更下列情形之一者,必须由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包 括变更的理由、课题进展情况、后续安排及工作移交等),并经系部(处室)领 导审核同意、主管院长批准,在科研处备案。 1)变更课题负责人。 2)改变课题名称。 3)改变研究成果形式。 4)对课题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 5)延长课题完成时间(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课题的撤消。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院将撤消其课题立项资格。 1)获准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 2)课题负责人单方面终止或撤销研究课题。 3)进度检查过程中,发现研究内容与申请书要求不符等较突出问题。 3.课题研究成果的管理 由学院支付酬金和奖励的课题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归学院所有,任何部门 或个人不得私自转让,并保守秘密。 对院级研究课题取得的成果,学院可择优推荐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成 果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