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需要做课题吗
2024-01-24 分类:课题申报常见问题

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课题研究工作,这是中小学教育的常态,教育部门也非常重视。很多中小学教师不理解为什么要做课题,认为做课题并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评价还是要回归课堂。那么中小学教师为什么必须做课题呢?
首先,这种说法割裂了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教育科研事业要发展,离不开中小学的教学实践。如果中小学不搞课题,不搞教育科研,那么脱离了教学实践的高校的教科研如何去操作?教育科研事业如何发展?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先进教育理论物化为实践的重要途径,如果基层中小学不搞课题科研,如何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
如果把现在的中小学课堂和改革开放初期的课堂比较一下,你就知道什么叫天壤之别。那个时候过来的学生都知道,老师上课都是满堂灌,现在呢,至少教师懂得提问,懂得组织讨论。这是教育科研的功劳。
教育科研可以使教学工作带来乐趣。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一种工作,你用研究的态度去做和被动的机械去做,效果截然不同。教育科研使人年轻。因为洞悉教育教学的密码,所以,懂教科研的教师,面对教学中的困难,没有忧愁,没有烦恼,而且效率很高。
从教育科研再回到课题,笔者认为,课题研究是总结完善教师自己教学或管理经验的有效途径。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可以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零碎经验系统化,并通过科学的教育理论加以论证,通过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然后可以整理成文章发表,通过这种形式给我们年轻的一代留下美好的遗产。
课题研究是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教育教学中经常碰到一些恼人的问题。但是平时由于忙于事务,根本没有时间去系统地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如果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就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通过专家指导,使问题得到完美结局。
课题研究还是我们形成先进教育理念的重要路径。课题立项后,需要对课题进行论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去解释课题涉及到的现象,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这样,教师再从事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先进的教育理念自然会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