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请鉴定方式有哪些
2022-08-03
在课题成功结题之前,仅仅提交课题结题报告还是不够的,课题的专家组还要对课题进行验收和鉴定,通过了之后才能成功结题。那课题申请鉴定方式有哪些?一般来说有三种鉴定方式:会议鉴定、通讯鉴定和实地验收鉴定。
(1)会议鉴定,课题负责人应按照会议鉴定的有关通知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材料,进行会议集中鉴定。
(2)通讯鉴定,采用网络通讯方式将匿名评审材料编号后转至专家鉴定组每位成员进行审核并加注书面意见,专家组组长负责汇总意见,形成专家组集体鉴定意见。
(3)实地验收鉴定,鉴定工作前一个月,承担单位和课题负责人应向课题规划领导小组提供有关鉴定材料,然后由其小组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实地验收鉴定。
鉴定结果为“不通过”,“通过(合格)”和“优秀”三种类型。
课题结题及成果鉴定,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为必须提供的主件,其余为附件,具体如下:
1.课题研究立项材料:
(1)市级规划课题或专项课题立项通知单。
(2)市级各类教育教学研讨研究活动批准立项的文件。
2.课题研究过程材料:
(1)年度研究计划、年度研究工作总结报告、中期检查报告等。
(2)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实证材料。
3.课题研究成果材料:
(1)阶段性成果材料。
(2)课题研究报告。
(3)结题报告。
(4)成果鉴定审批书。
4.课题成果附件:
如论文、专著、调查报告、案例、课例、活动设计、实物等,以及课题的研究效益,如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材料。
5.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材料:
(1)课题成果汇总光盘(包括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课题研究过程资料、课题研究活动典型案例、课题研究成效等)。
(2)课题成果推广的有关建议。申报鉴定的课题成果必须有三个以上单位(个人)实验实践推广证明材料,说明实验实践过程与效果。所有实验实践推广证明材料须由学校主要领导加注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