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公报范例2个
2022-08-13 分类:课题申报常见问题

课题研究完成之后还要撰写课题成果公报,有很多做课题的人不知道怎么写,其实课题成果公报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取得的社会效益,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和不足5个部分,在这给大家分享课题成果公报范例2个,仅供参考。
课题成果公报范例1: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成长专项课题
课题批准号:______________
课题类别:________________
学科分类: _________________
课题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
主要成员:_________________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围绕本课题的两个核心思想为:以“高中历是探究活动课堂”为形式载体,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途径探究。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探索更多样化的“探究活动课堂”形式和主题,探究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的落实途径。主题上适当拓宽教材以内或补充教材以外的内容,以地方志史、高考常考的重点问题为例,形式上主要可以采用“师生共读,读书交流”、“撰写历史小论文”、“外出参观博物馆、档案馆”等社会实践形式,最终以典型的教学活动方案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呈现。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2)个案追踪研究法(3)行动研究法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取得的社会效益
四、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
课题成果主要有4个探究活动的案例,积累了一些探究活动的素材,形成一套校本课程,分别针对高三、高一两个年级的学生,课例也被其他科组内的老师在高二仿照推行,因此研究成果主要在校内推广。
五、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首先,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理解和研究能力,加强自身的历史素养和能力。
其次,可在往后的教学实践上形成系统的、与三个年级不同能力要求相匹配的探究活动形式,循序渐进,并侧重落实不同的核心素养。
再次,如果条件允许,学生如果可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视野才能真正开阔,才能真正发挥探究活动课的作用。
课题成果公报范例2:初中衍纸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课题批准号:______________
课题类别:________________
学科分类: _________________
课题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
主要成员:_________________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衍纸(paper quilling)又称卷纸。“‘衍纸’这一概念最早由我国的纸艺大师朱立群老先生在他的著作《衍纸的艺术》中提出,“衍”字一是指开展、发挥,二是指发展、变化,意为造型丰富的、种类繁多的纸艺术。”[1]作为一项手工技艺进入现代教育,学习难度远低于雕塑和绘画,较适宜初中生。材料的准备、制作的工艺要比雕塑简单许多,作品的呈现又比绘画的表现力和立体感要强。衍纸通过卷、捏、拼贴组合等将纸的易延展、易造型等特质活用至极致,呈现出来的作品从原有的平面扩展至立体层面。其常用基本部件制作相对简单,只要抓住要点,分层、分步有条理地设计与构成,再加上耐心和创意,就能变出美轮美奂的作品,极具装饰性。它能使学生的技能和智力同时得到开发,丰富自身的发展内涵,耐心和毅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创新力也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让我校初中生掌握衍纸制作技能,并能展开较为丰富的创作。依托校本课程探索衍纸艺术创作教学的规律,寻找如何培养初中生参与衍纸艺术创作活动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2.借鉴传统文化艺术,丰富衍纸艺术发展内涵。将我国传统的国画、剪纸、雕刻等艺术与西方衍纸工艺相结合,从传统的艺术形式中汲取经验,并运用到衍纸创作中来,给予其丰富的发展内涵。凭借衍纸工艺集文化、艺术、生活等因素于一身,通过校本化的衍纸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传承传统文化艺术。
3.形成我校衍纸艺术特色教育。研究我校衍纸艺术创作教学的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可行性。开发、应用与完善衍纸校本课程,探索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途径,积极推广与应用,形成我校美育特色。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研究不断中提升,最后达到课题研究的目标。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结论、有何新的论点、较前有哪些突破性进展等)
(一)主要成果
本课题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培养初中生传承传统文化艺术与掌握衍纸创作技能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借助校本课程这个平台促成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等。
1.面向我校初中生开展衍纸艺术教学,将我国传统的国画、剪纸、雕刻等艺术与西方衍纸工艺相结合,探索出符合我校学情的衍纸艺术教学规律。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设计传统文化艺术、衍纸工艺、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相契合的教学组织结构,构建“实践→评估→开发”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实施初中衍纸校本课程。不同于以往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属于知识的再创造,实现师生共同进步。促成美术教学更具创新性,从而推动美术教学革新。
3.优化传统文化与衍纸艺术之间的教学联系,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我校衍纸艺术特色校本课程教学体系,已形成我校特色品牌项目,并以此契机构建学校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主要创新之处
“衍纸艺术在进入新的时代以后,表现题材内容不再拘泥于人物、动物、植物,新的综合题材作品赋予它不同的形式美。” [2]本课题研究将我国传统的国画、剪纸、雕刻等工艺与西方衍纸相结合,从传统文化的寓意与艺术形式中汲取经验,并运用到衍纸创作中来,以校本课程为平台实践研究衍纸艺术的艺术语言创新和丰富内涵表达。
1.另辟蹊径,实施初中美育
将发源于西方的衍纸艺术引入初中校本课程,借鉴、融合我国传统文化寓意与艺术形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实施初中美育的尝试。
2.用传统文化艺术丰富衍纸的内涵表达
衍纸艺术语言符号的创新和发展是艺术作品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将传统文化艺术引入西方衍纸工艺中,不断探索和开发,可以使衍纸艺术创作呈现多棱视角、多元化发展。易于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历练出发,通过作品抒发对生活和自然的情感,创作出富有学生个性、中国特色的衍纸作品。
四、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
本课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让课题成果在全校范围内共享,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们通过深入研究衍纸艺术教学的内涵,将传统文化艺术与西方衍纸工艺相结合,初步探索出一条既能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协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又能使其实现动态平衡的有效路径,通过建构开放、互动、持续发展的学生个性发展之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建立课题档案,推广实施过程中的有关研究资料,如文献材料、研究过程材料以及相应的反馈、评价、反思材料,教学设计、论文、行动研究案例、个案分析等材料进行建档保存。积极开展校际间教研交流活动,让更多教师参与进来,并把本课题的推广与校本培训和我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落实相结合,带动学校工作多方面的良性循环,营造学习、合作、探究和变革的氛围,激发全体教师的教研欲望与工作热情。
五、研究成果取得的社会效益
我们切实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打造学校品牌项目,积极开展校际间教研交流与推广活动,在区域范围内推广与应用研究成果,充分发挥研究成果的辐射作用。
(一)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成绩喜人
实施衍纸艺术校本教学以来,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已成为学生思维碰撞、开心乐学的重要场所,构建衍纸校本课程体系成绩喜人,有效提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我校衍纸社团参加2020年XX区教育系统第XX届志愿服务日爱心义卖活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获得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打造精品项目、传承传统文化
面向我校全体初中生开展衍纸艺术特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衍纸校本教学规律, 设计相契合的教学组织结构。
1.我们进行校本美术资源的开发、丰富美术媒材的应用,开发与补充、完善、提升衍纸创作校本教材,既填补了辅导衍纸创作教学没有现成教材的空白,又避免了教学的随意性、片段性,深受学生喜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彰显个性。
2.从传统文化的寓意和艺术形式中汲取经验,开发衍纸校本课程,开展针对衍纸的艺术特色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创造潜能,打造精品项目,以促进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示范引领作用强。
(三)形成教学特色,具备区域影响力
我们注重优化传统文化与衍纸艺术之间的教学联系,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我校衍纸艺术特色教育,并积极推广与应用,吸引了校内外同行前来交流研讨。2021年1月14日,XX日报、今日XX专题报道《XX区更合中学衍纸社团:一卷一粘 动手动脑》,彰显我校教学特色。2021年学科组被评为XXX市中小学“初中美术”示范教研组,已形成我校特色建设的品牌项目,成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提升了学科示范引领、区域品牌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区域影响力。
六、主要研究成果目录(成果名称、形式、字数、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日期)
(一)研究报告
本课题经过近几年不懈的探索,面向我校全体学生开展传统文化艺术与西方衍纸工艺相结合为核心的衍纸艺术校本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相契合的教学组织结构,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对课题现有各方面的资料以及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提炼研究成约5000字的研究报告《指间灵动∙创意美育∙纸上飞扬——初中衍纸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对于初中衍纸艺术校本化教学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二)课题研究论文
论文《让衍纸教学激发初中生创新潜能》、《初中衍纸艺术教学研究与应用》从衍纸的教育现状、功能、措施、价值等进行实践研究,着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创造潜能,促进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三)校本教材
自编校本教材《我的第一本衍纸书——衍纸基础技法与创意》设计传统文化艺术、衍纸工艺、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相契合的教学组织结构,构建“实践→评估→开发”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实施我校衍纸校本课程。安排有缤纷书签、魅力时装、百花争艳、多彩生活、水墨丹青等章节,共16个小节并配以专项训练。
七、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引入项目式学习开展重点研究与实践,补充、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针对学生出现的对教师依赖较重、色彩搭配受年龄束缚、缺乏深入制作能力等情况及时进行分析,认真反思前期研究情况,分析各阶段学生遇到疑点、难点的成因,因材施教,并做好个案分析与跟踪。
(三)做好经验总结与交流工作,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与不足,进一步形成研究成果,并积极推广与应用,筹备申报省级课题进一步开展研究与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申报。
[参考文献]
[1]孙小凤.衍纸花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2]周璇. 衍纸艺术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