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组成部分涉及哪些专业术语?
2024-08-10 分类:出版常识

著作组成部分涉及哪些专业术语?著作出版是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做专业的事情,对于一部著作的组成部分会有一些专业上的术语,比如扉页,版权页,衬页等,下面以名词解释的形式介绍这些术语,让大家对著作出版有更深入的理解。
1、扉页(又称里封面或副封面)
扉页是指在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扉页上一般印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扉页也起装饰作用,增加书籍的美观。
2、版权页
版权页是指版本的记录页。版权页中,按有关规定记录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发行者、印刷者、版次、印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出版年月、定价、书号等项目。图书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背页的下端。版权页主要供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常附印于书刊的正文前后。相关知识阅读:为什么有的书没有版权页?
3、衬页
在封面和扉页之间及在封底和正文之间的空白页。在前面的叫前衬,后面的叫后衬。前后有两张连接的衬页,叫连环衬(简称环衬)。衬页一般比正文用纸要好些。
4、篇章页(又称隔页)
篇章页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排的,印有篇、编或章名称的一面单页。篇章页只能利用单页码、双页码多为空白。篇章页插在双码之后,一般作暗码计算或不计页码。篇章页有时用带色的纸印刷来显示区别。
5、目录
目录是书刊中章、节标题的记录,起到主题索引的作用,便于读者查找。目录一般放在书刊正文之前(期刊中因印张所限,常将目录放在封二、封三或封四上)。
6、序、前言
由作者或他人附记在正文前的文章,用来说明写作意图、写作经过及资料来源等,或对本书内容加以评价的文字。
7、出版者的话
是出版说明书籍出版的经过、目的、要求或简介等的文字。
8、正文
图书的主体部分,又称“本文”。一般都分篇、章、节、段等。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对正文中的篇、章、节、段等层次的划分是否适合,内容与标题是否吻合,标题与目录所列是否一致,应充分注意。
9、插页
指夹印在正文中又和正文文字不相连贯的一张单独的书页,往往用较好的纸印刷,内容多与正文有关的艺术插图、表格等。比较讲究的书在正文前,有时有作者的照片、手迹,以及作者或某人的题字等。插页一般不计入页码,如计入,应是暗码。
10、后记
由作者或他人附记在正文后的文章,用以说明出版经过,资料来源等,有的是读后感。
11、版式
版式是指书刊正文部分的全部格式,包括正文和标题的字体、字号、版心大小、通栏、双栏、每页的行数、每行字数、行距及表格、图片的排版位置等。
12、版次
第一次出版的叫“第一版”,如内容经过重大修改后重排的叫“第二版”。
13、印次
指每一版印刷的次数。从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计算起,每重印一次即累计标明。如为第二版,印次仍从第一版算起。
14、印数
从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起累计计算的印刷册数。一种书有不同开本或装帧的,应分别累计。
15、附录及参考文献
附加于正文后面的有关文章、文件、图表、资料等,一般用小于正文的定号排印。参考文献是在编著或编译书稿时参看查核有关资料的记录。
除此之外,还有书眉,暗页码,另页起,另面起,表注,图注,背题等专业术语,只是不同的书籍中涉及到的内容不同,能够成功出版一部著作并不容易,学术小白也要积极掌握这些基本信息,为成功出版著作做好相应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