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评职称必备机械类CSCD期刊
2025-03-18 分类:论文常识

机械专业人员评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对论文要求很严格,往往需要机械类核心期刊,其中北大核心,cscd期刊是首选,今天就在这里推荐了8本机械专业CSCD期刊,并且附带了一些机械方向期刊投稿常见的问题,各位作者可作为参考:
1、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创刊于1977年,月刊,是由上海科学院主管、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的有关工程材料研究与生产应用的专业技术期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会刊。
报道范围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和综合述评。内容涵盖机械、冶金、电气、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船舶海洋等所有涉及材料研究的工程技术。此外,本刊提供针对读者、作者单位应用的材料检测设备、各种材料等广告宣传版面,欢迎刊登。
2、机械工程学报
《机械工程学报》创刊于1953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是中国机械工程领域的顶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机械工程领域及其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应用的优秀科研成果。被Ei、CA、SA、AJ、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多家知名检索系统收录,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在机械工程类期刊中位居前列。刊物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严谨、严肃、求真、唯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在广大读者、作者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3、机械科学与技术
《机械科学与技术》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西北工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月刊。期刊主要刊登机械工程领域及其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应用的优秀科研成果,强调理论性、创新性、学术性与前瞻性。作者和读者遍布全国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
4、机械强度
《机械强度》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学术与技术刊物。主要刊载机械、强度、振动及材料强度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具有创新性、经济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论文、综述或阶段性研究成果简报。
本刊创刊于1975年5月,现为月刊, 其范围为:机械结构强度、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可靠性、优化设计、机械设计、计算方法、疲劳、损伤、断裂、振动、噪声、故障诊断与监测、测试技术、检测与评价、测试仪器、实验应力分析、残余应力、失效分析及有关的交叉学科。本刊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的研究、设计、开发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
5、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天津市机电工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机械设计及理论类学术期刊。 机械设计期刊的创办时间为1983年,出版周期为月刊。期刊的国内统一刊号:12-1120/TH,国际标准刊号:1001-2354。
《机械设计》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以机械设计会会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重要期刊,是学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性刊物。
6、机械设计与研究
《机械设计与研究》创刊于1984年6月,由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主要栏目:综合评述、设计理论与方法、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新机构与新装置、传动技术、
CAD/CAE/CAM,机械创新设计、工业设计、机械零部件设计、测试与实验技术、产品创新开发与应用、标准化宣贯、信息交流、专题讲座、学术与交流等。机械方向论文发表知识:哪些英文sci期刊接收机械专业的论文
7、流体机械
《流体机械》期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中央级技术刊物。本刊被列为:中国机械与仪表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
栏目信息:试验研究、设计计算、产品开发、故障分析、运行监测、技术进展、应用技术等。
报道范围:压缩机、风机、泵、分离机械、制冷空调、阀门与管道、密封、喷射设备、磁悬浮等。
8、中国机械工程
《中国机械工程》以反映中国机械工程领域的重大学术进展、报道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系统的最新学术信息、传播重大机械科技成果、不断跟踪世界机械工程最新动向、注重完善机械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为主要内容;以探寻学科发展趋势、促进学术成果交流、提高科技人员素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以“机械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可持续制造”、“先进材料加工工程”、“服务型制造”、“增材制造”等为主要栏目;以深内涵、广视野、强应变、高品位、厚基础为办刊特色。
机械方向CSCD期刊发表论文常见的问题:
1.投稿成功后流程是什么?作者还需要做什么?
答:投稿后会有二次初审,分别是初审老师与学科编辑。时间通常为一周左右,过初审后会通过邮件通知作者缴纳审稿费。
2.文章的复制比控制
答:稿件需要经过查重,分别在收稿、录用后知网首发前以及正式刊出前,每次查重比例均不得超过20%(包括学位论文重复率)。
3.关于录用通知的开具流程和送达方式
答:多数期刊在完成三审流程后对符合录用条件的稿件开具录用通知。流程如下:(1)发送拟录用通知,要求作者登录【OSID作者助手】添加OSID(开放科学)增值内容(文章简介及扩展资源)的邮件;(2)开具纸质录用通知,采用快递方式邮寄给文章通信作者。
4.稿件已过预计外审时间怎么还没有审完?
答:审稿专家审查一篇文章并给出谨慎的评审意见需要一定时间。编辑部希望审稿专家在三个月内审回,超过一个月仍未审回的稿件编辑部会进行催审,超过三个月后编辑部会再次催审或更换审稿人。若作者需在投稿后短时间内就知道审稿结果,建议改投其他刊物。
5.外审专家意见全部审回后的流程
答:专家审毕后,需要通过定稿会决定文章下一步方向:(1)退给作者修改后交由主编终审;(2)退给作者修改后再给专家进行复审,复审通过后交由主编终审,复审不通过则退稿;(3)退稿。定稿会频率为2周一次。
6.主编终审后的流程
答:主编终审认为还有问题的,会退给作者再修改;主编终审认为没有问题的,则会给作者发上传OSID信息的邮件及纸质录用通知。
7.关于网络首发
答:录用后,有些期刊会进行网络首发,因此作者在修改稿件时需按期刊稿件模板进行修改,首发后稿件标题、作者、单位及其顺序都不得修改。如后期一定需要修改的,请在修改稿注明不要进行网络首发。
8.关于版权转让协议和保密协议
答:版权转让协议只需要第一作者或导师签字即可,无需学校盖章,请务必上传至稿件系统。保密协议仅是作者论文与作者单位之间是否存在保密问题,与刊出没有关系。
9.关于作者信息和单位信息
答:投稿时仔细阅读作者投稿须知,上传的PDF版必须有完整的作者信息和单位信息,此为作者署名的唯一依据。
10.关于出版周期
答:刊出周期为12个月左右,从投稿时间算起,投稿人员可以早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