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是什么课题怎样申报
2017-10-13
课题研究是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人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提升与飞跃。
课题作用: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有效地促进了自我的成长成熟。
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准的重要标志,课题研究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既包含了对专业领域知识的精通程度,也反映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课题研究。
课题立项:
课题研究的一个前置问题,就是如何从教学出发,解决教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随着课题研究的深人,能够发现了许多具体的教学问题,特别是新课改之初普遍出现的教学有效性低下等问题,也更清晰地认识到一线教师亟需提高专业素养。
课题申报:
申报课题是一件繁琐而又艰巨的任务。要使申报的课题能顺利被立项,课题就必须贴近教学现状,要有新意、有研究价值。所以,课题申报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素养全面提升的过程。在撰与申报书前,需查阅大量专业书籍和电子刊物,对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这些都能迅速提高研究者研究问题的水平和把握专业发展方向的能力。在课题申报工作中,我们注重开拓视野,站在课改前沿,吸纳了大量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甚至把国外最新的教学思想融人到本地区教学思想中去。
课题论证:
课题研究需要专业理论支撑和最新理念的引领。研究性专业知识的缺乏在基层体育教师中普遍存在,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借助于专家的力量,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专家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及时给课题研究者充电,丰富研究者的专业理论知识,专家的科学指导,能帮助研究者消除疑虑,明确研究的方向,修正研究的行为,打破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研究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论证时,因为是新生事物,无经验可供借鉴,与专家的及时沟通就有效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少走了弯路。
课题实施:
课题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学期间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实践中逐渐淡忘,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却可能随时运用到。这时我们就需要温故而知新,才能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学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此就需要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练习新的技能项目,课题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课题实施是教师专业理论在实践中再学习再提升的过程,能进一步夯实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积极关注小课题也会另有一番洞天。课题研究时,要求在总体把握课堂有效度的基础上,将总课题切块,分成若干个小课题:有效的教学组织、有效的教学语言、有效的教学提问、有效的运动负荷等等,使每一位参与研究的教师都能找到一个研究的切口。进行公开教学活动时,各子课题组实行分组研究,使听课、评课有了不同角度的观察点,从而提升了听课、评课的质量。建立“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意识,有时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一个小问题,通过多次的教学实验后有效解决了,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课题研究。这种微型课题研究,虽是“草根”研究,但实用价值却很高。
课题结题:
课题结题是以倒叙的方式对整个研究工作重新流理、总结、提炼的过程。课题结题要撰写结题报告,报告中必须阐述列题的背景;明示课题目标、研究思路及原则,说明研究历时及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特点。对过程性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演绎,提炼课题的研究成果,请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对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指出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因此,课题结题更是教师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分享研究成果的过程。课题研究不仅促进了我们课题组成员的专业发展与成熟,也成就了全市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双赢。
课题研究经历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发展之路有多条,而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在研究中发展是一条适合体育教师加速成长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