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成果的构建的两个阶段

2018-06-22

  

  课题的研究成果是研究者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构建的,小课题成果的构建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

小课题成果的构建的两个阶段

  1.整理与描述。

  在这个阶段,教师往往注重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其中特别注重对有意义的“细节”的描述和勾画,形成叙事性质的小课题研究报告。在叙事式小课题研究报告的形成过程中,通常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处理好叙事与理论脱节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单纯沉迷于故事叙写,而要将自己的教育生活加以理论提升。二是处理好叙事与研究脱节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研究随意化的倾向,要对教育实践中发生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思考与研究。三是处理好叙事与交流脱节的问题。学校应努力为教师搭建成果交流的平台,通过成果汇报会、小课题研究沙龙等形式,尽可能地为教师创设成果交流的机会,提高他们参与小课题研究的热情。

  2.评价与解释。

  任何不包含意义挖掘和生成的活动都不能称之为研究,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建构也必须建立在对教育叙事意义的探寻和挖掘之上。所以,在要求教师撰写好叙事式小课题研究报告的同时,还要求他们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探讨教学事件背后的理念,提高认识,提炼经验,揭示规律,形成具有推广意义的小课题研究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实践证明,小课题研究正是一条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之路,是一种走向师本的研究方式,它能引领教师进入一种研究状态,经历教育问题的发现——反思——解决的过程,在实践中触摸一种本原的研究方式,使得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

最新文章

2025-07-18著作的副主编是干嘛的

2025-07-18英文SCI期刊论文勘误流程步骤

2025-07-18职称著作用电子书号出版符合评职称条件吗

2025-07-18福建省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关于著作成果要求合集

2025-07-18ssci论文是什么级别成果

2025-07-18内部资料出版要不要书号

2025-07-15钻井工程类核心期刊查询推荐

2025-07-18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管理相关书稿出书怎么出

2025-07-14专著副主编评职称提供什么证明

2025-07-14集装箱制造相关论文文献附可投稿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