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是什么
2018-06-27
课题研究方案是什么?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也叫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课题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科研经验较少 的人来说,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在课题立项后,开展研究时,无从下手的现象,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课题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课题中期检查和课题结题鉴定的重要依据。
课题研究方案基本内容
教育科研课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种类,但究 其结构,则大同小异。它基本上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的表述
如何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研究的问题。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 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了整个课题的形象和质量。
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课题名称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能涵盖所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检 验与衡量研究者认识程度和思路的标志。如“中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研究 对象就是中学生,研究的问题就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就说得很清楚,使人一看 就知道这个课题研究什么。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有一个适 宜的切口,能准确地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方式、结 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是一篇经验 总结的论文的题目还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则不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此外,在确定课题名称时, 还应慎用疑问句。因为,疑问句表述的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论点或假设。课题应以陈 述式句型表述。比如,“家庭压力对中学生学习成绩有何影响”就是一个问题,一般不宜 用作课题名称。如果要作为课题来研究则应改为“家庭压力对中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 或“家庭压力与中学生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 20 个字。
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课题方案, 首先应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研究目的进行阐述, 回答 “为 什么要进行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在方案中,课题研究的背景通常以“课题的提出”或“课题的背景”作提示进行 阐述的,主要是介绍所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 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 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 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要陈述课题范围内有没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这些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 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 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因为我们对某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教师现在进行的课题研究,基本上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 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 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 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
五、研究对象与范围
教育研究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这些对象往往是人、由人组成的群体、组织及他 们的行为和特质。由于人及其行为和特质的极其复杂性,所以对之进行研究时必须先对之 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而带来的混乱。
1、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
有一些研究对象带有模糊性,例如“薄弱学校”、“品德不良学生”。我们可根 据某一标准(有权威性的标准最好)来做出划定,例如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估标 准,评估分数在多少分以下的就是“薄弱学校”。
2、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
总体是统计学概念,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研究对象的范围大小,得根据研究目 标考虑。其范围有来源范围和特征范围。来源范围有地域、学校、班级;特征范围有性别、 年龄、心理特质等。例如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学生的范围是某一地区还是某一学 校,在什么类别的学校,在什么年级或年龄段,这些都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范围不同,最 后得出的研究结果会很不同。
3、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界定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由于学派林立、观点各异,所以有许多名词术语往往会出现“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为了避免由于一些关键性名词概念上的歧义,造成科研管理者和 研究者在评审、研究过程中产生认识上、观念上的不统一,避免由于这些歧义造成他人对 研究成果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分歧,有必要在制定研究方案时,对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 名词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如我校市级课题《农村中学德育教育适应农村城市化进程的 对策》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界定如下:课题中的城市化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城市规划术语》的定义, 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课题中的进程是指随 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农村在快速的向城市转变。课题中的农村中学是指随着市区行政区 域的不断扩大,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农村学校向城市学校转型,但还未完全融入城市的中学。 课题中的德育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转化,发展其政治、思想、道德和心 理品质等素质的系统活动。“德育教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方面 的教育。”课题中的对策是指教师为了使农村中学德育工作适应农村城市化进程,培养适 应城市化进程的学生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德育教育行为和德育教育方式。
六、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它把课题所 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研究内容的多少与课题的大小有关,课题越大 内容就越多。但许多老师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 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 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细化,一点一点地去做。如我校市级课题《农村中学德 育教育适应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确定的研究内容如下:1、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学生的思 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2、农村城市化进程对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新要求研 究。3、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者适应农村城市化进程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研究。4、农村城 市化进程中农村中学班主任队伍素质建设的研究。5、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中学德育教育 的特点、方式和方法研究。6、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德育教育的研究。 7、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的研究。8、农村城市化进程 中农村中学德育管理模式的研究。
七、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种 多样,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 结法等,但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 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任何影响。另一类 方法是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 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则可能采用 多种方法。例如采用实验法或行动研究法,也必然要采用第一类的数据资料收集方法,以 了解实验的最终结果如何。
八、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 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 个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用多少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它 使得研究者一开始就心中有数,在实施研究中一环接一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从 而保证研究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步骤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 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三个阶段。
九、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论文和报 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包括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研究周 期较长的课题,还应该分别有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成果可以按学期列出。课题不同, 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 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十、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而确定。课题组成员并不是越多越好。课题组 的成员必须都承担课题研究的某一方面任务。不应有光挂名不干事者。课题组各成员承担 的任务的性质应与承担者的学识、能力相适合。计划中要把课题组负责人、成员的名单、 分工写出。必要时,还应把各人的专业、能力特长,曾有的研究经历和成果列出,以便课 题管理者对课题组的研究力量有所了解。
十一、经费预算与设备条件要求
经费与设备是开展教育科研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研究所要求的条件是不同的。经费的支出主要包括:1、资料费:购买、检索或复印文献资料;2、印刷费:印刷问卷调查 材料、成果材料;3、旅差费:外出调查;4、会议费:组织或参加研讨会、课题论证会;5、 设备费:购置研究所需的设备、器材,如电脑等。作为小课题一般可以不写这部分内容, 因为所需经费不多,学校一般多能答应实报实销。但确需添加设备的课题和某些大课题的 研究。在方案中要把开支的项目、用途和金额—一列出、所列的项目应是研究所必需的, 要本着少花钱办大事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