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题选题的标准是什么

2018-07-10

  

  选题,即选定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就是确定研究什么教育问题的过程。教师课题选题的标准是什么?一般来说教师课题选题要求有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方面。下面小编详细为大家介绍。

教师课题选题的标准是什么

  (一)选题具有价值性

  选题具有价值性,指的是选择的研究问题要面向教育实践的需要,面向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研究问题的价值定位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判断。理论意义也称学术价值,强调研究的问题要根据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建树,或有重要的补充和完善。实践意义也称应用价值,强调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或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教育发展研究的最终目的。中小学教师的课题选题应始终围绕学校和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准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最佳结合,以实现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

  (二)选题具有科学性

  选题具有科学性,表现为首先要有一定的实践基础,研究问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必须具有可靠的事实依据和很强的针对性。其次,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没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依据,会导致选定的课题起点低,盲目性大。

  (三)选题具有创新性

  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选题具有创新性,是指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能有所创新和突破,有新意和时代感。选择前人没有研究过或研究较少的课题是创新,选择教育领域中新出现的问题是创新,用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对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样也可以取得创新性的成果。因此,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所研究的课题在当前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选取新的研究视角,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创新研究设计,以做出创造性的突破。

  (四)选题具有可行性

  选题具有可行性,指的是研究的问题具有现实可能性,即研究者具备进行研究的条件。教师应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选择自己可以胜任的研究问题进行研究。主观条件涉及教师自身的素质,包括知识结构和理论修养、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个人爱好和研究兴趣等。客观条件涉及研究的物资条件,包括现有的研究资料、研究经费和时间、物质条件、被试来源以及有关部门和个人的支持与配合等。选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能否选择好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并权衡好主客观条件的适切性,决定了课题研究成效的大小。因此,教师在选题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尽可能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课题。

最新文章

2025-07-28湖北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2025-07-28国外出版的书查询真伪讲解

2025-07-26工程教育方向4区SCI期刊: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25-07-26出版著作时独著和第一作者有什么区别?

2025-07-25山东省基层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2025-07-25山东护理评副高对著作字数要求

2025-07-25云南地区2025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论文条件/要求

2025-07-25出书下ISBN书号和下CIP的顺序

2025-07-24怎么了解出版社书号价格

2025-07-24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题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