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题结题报告怎么写
2021-04-19
校本课题结题报告怎么写?校本课题是以学校为本的课题研究项目,一般以学校的具体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校本课题的结题报告撰写方法和内容也跟规划课题是不同的,本文以某高中的校本课题结题报告为例,为大家介绍校本课题结题报告的写法。
校本课题结题报告摘要:
通过对我校高三年级3、5、7、9、10五个班学生运算能力问卷调查统计,了解了我校高中学生运算能力的真实水平,通过座谈访问等手段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初步制定了提高运算能力的方法并加以尝试,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的完善提高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校本课题结题报告正文: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
“学生的运算技能、运算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数学水平”而现在高中学生的运算能力却不如人意,了解制约学生运算能力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已正式提上了日程,制约学生运算能力的因素:
(1)在初中阶段的各种考试中,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导致学生对运算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2)由于允许学生考试时使用计算器,所以学生在平时做有关运算的题目时,直接使用计算器、手机、学习机等运算设备,导致学生运算能力急剧下降。
(3)学生在做题中粗心大意,情感脆弱,失去兴趣等原因。
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每个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不尽相同的,怎样提高中学生的运算能力就成了中学数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运算情况进行调查,从而进一步对其分析研究,提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
二、课题名称的解读:
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指对记忆能力、计算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的统称。运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思维能力、运算技能及学习习惯的结合。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1)学习文献资料法:以《新课标》等一些理论或文件精神为指导,对其相关文献收集和学习。
(2) 问卷、访谈法、测试统计法、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等;
(3) 课题小组的研讨、反思和总结。
本课题计划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2015.9.25--2015.10.15)前期准备,完成开题报告。
调查了解高陵三中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运算重要性的认识的情况。查阅有关运算能力方面的相关资料。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5.10.15--2016.1.15)具体实施,完成中期报告。
①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不在客观上找理由,要从主观上找原因,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② 培养学生的反思、自查能力。
③ 加强解题技巧的培养,优化解题方法。
④ 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⑤ 开展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⑥ 了解同行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反映,与同行讨论解决的方法。
⑦ 平常练习严格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第三阶段(2016.1.15--2016.5.30)研讨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① 在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教学实践后,再次对学生进行调查,引导学生总结提高数学运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并且加以完善和分享。
②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③ 课题小组各成员在进一步调查学生和整理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总结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各成员撰写相关论文,并开展组内研讨,完善各自的结论,最后形成可行的措施和大家分享。
④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我们在课题的研究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学生的基础性知识掌握比较差,对数学基础性的概念,公式,公理和定理,理解的不透彻,时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2、学生的计算能力差,使得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
3、学生在解题时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导致算理不清而错误频出。
4、对数学中出现的问题错误不善于加以总结归纳,一错而再错。
5、学生解题方法选择不当,导致解题步骤繁琐,数字计算量加大,降低了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如下的解决方案:
1、加强学生数学基础性知识的培养和练习,要将基础知识的培养做为教学重点,让学生正确理解与熟练掌握各种与运算有关的概念、性质、公式定理、法则、算律等,对基础知识要严格要求,加强基本功训练,以简单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力求人人过关,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保障。
2、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和细小的进步及时的给予肯定,帮助学生竖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渐摆脱对数学的畏惧。与学生共同讨论,激发学生拿出自己的见解,与教师朋友式的相处,让孩子们说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目标。
3、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做到一审二思三步骤四验算的学习习惯,要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解题步骤,首先老师在板演时写清步骤,必要时写出文字说明,并且在阅卷时做到按步骤给分,强调步骤的重要性,当然让学生做到的老师要首先做到,师生共同养成验算的习惯。
4、让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将自己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时常查看,检查自己改正情况,老师也同样要做记录,在自己的教学中加强这一问题的讲解分量,同时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行也可进行经验交流。
5、加强练习量,运用多种解题方式进行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也可以使学生思路开阔,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
运算能力的提高没有什么简便快速的方法,它的提高是建立在反复,不断的练习中,尽管这个过程是枯燥的,漫长的,但是我相信,只要练习量,练习时间搭配合理,选题准确,运算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