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2018-07-06
小课题研究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课题完成后一定要进行认真反思和总结。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教师一定加强学习,发挥团队力量,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小编为大家介绍小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 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学校历史科目的教师人数较少,很少有交流研讨的机会,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参研教师重视教学研究,在教中研,在研中教,逐步提高自身历史专业素养。但是在教研的工作中,成员们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由于长期从师一线教学工作中,教师忽略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对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教育评价方式缺乏认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意识的觉醒,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依赖于长期的经验总结和感性认识的积累,更需要通过理性化的学习来开拓视野 、完善学科思维和更新教育理念。时代在变化,教育的对象在变化,教学的理念就必须具备前瞻性。事实证明,“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是终将会被淘汰的。
2.发挥团队力量,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本次课题研究,课题组打破了校际限制,充分发挥了校际联盟的作用,使不同学校同类学科的老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课题研究中,充分借鉴不同学校的做法,实现资源互补,发挥团队作用。对于已经达成了教育共识和带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应该更好落实在教育工作的实践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宣讲,积极宣传调查问卷中暴露出的问题,调正教学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唯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的使课题研究的成果发挥它应有的效应。
3.深入研究教法与学法,完善课题研究。
我们课题组初浅的探索了如何加强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对于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要求来说,尚且不足。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反思和深化研究。在教学中,要善于学习,关注高中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入和增补,知道前沿的学科研究和新的历史观的渗透;作为一名初中历史的教师还应该时常关注高考,关注高中课程对于学生学科素养的要求,进而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有一定的渗透,学科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各学段教师的共同努力。
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将要出台,从关注三维目标到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的变化,也必将会影响到初中课程标准的修订,课题组的成员们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研讨,在教中研,以研促教,成为一名终身学习和不断成长的教育科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