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活动记录是什么
2021-11-13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是记录课题从选定到结题的所有活动的记录,为课题结题的材料之一。课题研究活动记录需要有时间线和活动记录。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要将每个环节都写清楚。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每个环节的活动记录详情。
一、 课题的选定
2014年9月:语文组教研活动,确定成立课题小组。小组成员讨论,准备结合我校学生现状,通过教学研究探讨激发基础薄弱的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二、课题申报过程
2014年10月:正式向学校教研室申请并选定为校级小课题,名称为:《激发基础薄弱班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研究》。
三、课题实施方案
1. 2014年10月,课题组召开全体研究成员会议,认真学习学校课题研究培训会精神。全体成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开通新浪网博客,将《立项申请表》《开题报告》发布在博客上。
2. 2014年11月,课题组全体研究成员根据课题目标和分工要求,查找、复制并认真阅读研习理论知识和相关文献。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背景的董玉梅负责查找讲解《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文章;方芳负责在学校图书室查找复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教学期刊中的相关资料。全体成员认真学习文章,研究讨论相关理论。
3. 2014年11月,课题组研究确定并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各成员按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分别开展研究工作。
4. 2014年12月,课题组各成员分别对所教班级的部分学生进行面谈,根据面谈结果和所教学生实际,由沈扬负责设计调查问卷,全体成员进班组织问卷调查并统计结果,对学校高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分析学生对学语文无兴趣的根源。将调查问卷和分析总结报告上传博客。
5. 2014年12月,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及学生特点开展第一轮教学研究实践活动。具体做法是:(1)备课。课题组成员首先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然后全组成员开会讨论,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其他语文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形成相对完善的教学设计。(2)上课。各成员在自己任课教学班级进行上课。一位老师上课时,本组其他成员深入听课,并记录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值得肯定的方面。(3)反思。针对上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并听取其他听课教师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
6. 2015年1月,课题组成员对前期教学实践过程中各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之前教师的备课上课情况及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总结。
7. 2015年2月,由沈扬负责撰写《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全组成员讨论确定,并最后上传博客。
8. 2015年5月,课题组所有成员完成公开课,并写好教学反思,由方芳负责撰写《课题组成员公开课总结》。
9.2014年12月—2015年9月,课题组成员利用课题组微信群进行讨论交流,加深对课题的认识,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0.2015年8月,课题组成员完善研究成果,撰写并上报课题研究论文。
四、结题过程
1.2015年9月,收集整理结题资料(反思、论文、照片等)。
2.由沈扬负责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并进行课题组结题讨论。
3.2015年10月,对所有的资料最后审定、补充和完善,并进行汇总、打印、装订、入袋。
4.2015年10月,向校教研室上交结题申请表、结题鉴定材料和课题研究档案袋,申请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