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设想范文2篇
2021-11-16
课题研究设想范文一
一. 个人思考
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曾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语言教学无法回避词汇教学。广义的词汇教学就是整个英语教学。具体地说:教词汇=教文化;教词汇=教交际:教词汇=教思考;教词汇=教学习:教词汇=教语言。杜诗春教授认为:“在词汇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的呈现,可以增添词汇的不同层面的知识信息(语音、语义、句法特征等),使目标词汇能够以比较完备的形式进入心理词汇体系(储存于长时记忆中),有利于以后的提取;其次,在促进词汇的提取方面,随着“激活扩展”,提供了几种可能的通道,即使一条通道受阻,还有其他的通道可供选择。而且根据知识分类理论,词汇教学属于陈述性知识的习得,这类知识的难点不在于理解而在于保持。因此我们要通过合理设计相关情景和活动,帮助和促进学习者顺利实现词汇增添,以有利于他们对目标词汇的学习、掌握及保持。”的确,研究词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而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二. 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寻求独创性的、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轻松积累并应用词汇,重拾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细致而有针对性的现状调查分析是本课题开启的前奏。只有真正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词汇学习部分的困惑,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并有所改进。收集与词汇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至理名言,进行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分析,这是我此课题研究的下一个环节。当然,只有将理论精髓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尝试语境和非语境词汇教学的对比,才能在不断摸索和调整中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平日词汇教学实践中,我会结合经典句型在语言情境中让学生加深对词的理解,增强他们对词汇的感性认知。学生在识记过程中可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形成自己的“词汇银行”,在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构思中形成理性认识。有心人的不断积累和对词汇的高频应用,一定会让他们“守得云开见月明”。除此之外,加强阅读量可帮助学生很好地巩固词汇,更深层次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积极拓展英语词汇学习的思维并增加他们对词汇的敏感度。我们知道,学生掌握英语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理解程度越高,轻松学英语的终极目标也得以实现。种种设想,唯有在反复的应用、不断的揣摩和及时的调整中凸显其有效性。
三. 研究方法及过程设计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研究过程设计分三个阶段:
第一为准备阶段(2014.11---2015.1)。此阶段工作的重心便是选题,既要有可研究的实用价值,又要切实帮学生解决词汇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让老师教得轻松而学生学得无忧。
第二为具体实施阶段(2015.2---2015.5)。此阶段的工作围绕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两大重心展开。学生词汇学习的现状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学习在先,课堂教学中语境和非语境词汇教学的实践为主轴,其中也包括对学生课后词汇巩固的指导与监督。
第三为结题阶段(2015.6)。在此环节中,教学反思和课例分析是重点。当然,其他同仁关于词汇教学的感想和经验也是课题整理和总结阶段的宝贵资料。
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会贯穿始终。
课题研究设想范文二
案例教学的实质把学习设在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让学习者感兴趣来解决真正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政治学科新材料信息量增加,更加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更加注重活动,从而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搭建了平台。
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施“案例分析-学生活动-知识运用-总结”的教学思路。
研究内容:
针对课堂中如何开展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师生有效合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开展研究。
具体分以下内容研究。
(一) 案例教学材料的类型选择(包括典型事例、生活实例、新闻背景材料等)。
(二)探索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三)不同类型案例问题的有效性分析及实践。
(四)案例教学的运用与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关系。